读中国文字学读后感汇合(8)
2022-08-11 来源:百合文库
凸出的是在术语的使用上。作者辨析了流俗对于文字学术语的许多滥用之处,严格的纠正。
现在许多中文系出身的人缺乏严格的语文训练,常常闹笑话。比如现在的中学语文老师,以及他们所教出来的非中文系学生,盲目的把“错别字”与“通假字”混为一谈。这是缺乏基本的语文常识的表现,令人很痛心。
在简繁字的问题上,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原文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汉字发展的历史是简化与繁化并存的,简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主流的趋势,但是,在汉字的"字形已经稳定的前提下,单纯为了减少笔画而破坏汉字的结构,这样的做法是很值得商榷的。
是啊,汉字字体由篆书到楷书,字型由繁杂到简单,这都是汉字简化的历史事实。但是,自楷书形成之后,中国汉字的结构已经稳定存续了一千多年。楷书(繁体字)虽然象形功能大大减弱,但在汉字的结构上,它是可以分析的。而现在的简化字,不是根据文字学的原则来的,而是单纯为了省去笔画、书写简单而来的,这就导致许许多多的汉字变成了“记号字”,变成了完完全全需要死记硬背的记号,而再也不是形体结构上可分析的了。
最后,我们之所以有偏见,(或者说之所以愚蠢。)只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了解的不够深入。理解消除隔膜,理解消除偏见。阅读这部介绍中国文字的书,可以让我们心思更加清明,唤起我们的理性,消除流俗加给我们的关于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偏见,让真知得以流淌,建立我们的民族自力自信。
总之,本书是以文字学理论为纲、以汉字的历史演变为目写成的,很值得一读,读之必然受益匪浅——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是观念上的。
现在许多中文系出身的人缺乏严格的语文训练,常常闹笑话。比如现在的中学语文老师,以及他们所教出来的非中文系学生,盲目的把“错别字”与“通假字”混为一谈。这是缺乏基本的语文常识的表现,令人很痛心。
在简繁字的问题上,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原文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汉字发展的历史是简化与繁化并存的,简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主流的趋势,但是,在汉字的"字形已经稳定的前提下,单纯为了减少笔画而破坏汉字的结构,这样的做法是很值得商榷的。
是啊,汉字字体由篆书到楷书,字型由繁杂到简单,这都是汉字简化的历史事实。但是,自楷书形成之后,中国汉字的结构已经稳定存续了一千多年。楷书(繁体字)虽然象形功能大大减弱,但在汉字的结构上,它是可以分析的。而现在的简化字,不是根据文字学的原则来的,而是单纯为了省去笔画、书写简单而来的,这就导致许许多多的汉字变成了“记号字”,变成了完完全全需要死记硬背的记号,而再也不是形体结构上可分析的了。
最后,我们之所以有偏见,(或者说之所以愚蠢。)只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了解的不够深入。理解消除隔膜,理解消除偏见。阅读这部介绍中国文字的书,可以让我们心思更加清明,唤起我们的理性,消除流俗加给我们的关于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偏见,让真知得以流淌,建立我们的民族自力自信。
总之,本书是以文字学理论为纲、以汉字的历史演变为目写成的,很值得一读,读之必然受益匪浅——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是观念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