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丛飞事迹读后感300字汇集(20)

2022-08-11 来源:百合文库
最近,我再次重温由作家蒋巍与深圳特区报记者徐华联手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丛飞震撼》。本书主要介绍了深圳的青年义工,著名歌手丛飞的先进事迹。丛飞做为一个义工,家境并不宽裕。但他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到达深圳以后,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先后资助了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为救助贫困儿童参加了400多场不要收入的义演,还利用自己当歌手赚的钱,为贫困儿童累计捐赠钱物近300万元。
2005年初,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005年4月被诊断为胃癌。在他身患绝症以后,他没有力气上台演出了,失去了经济来源的他自己根本拿不出钱来治疗突如其来的重病,只能吃些廉价的止痛药在家维持。而在他生活遇到极大困难的时刻,深圳特区报的记者徐华偶然发现了他的困境,他说“如果社会对这样一位无私奉献又身处困境的人继续漠然处之,那是我们社会的悲哀,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失职。”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徐华总共写了20万字的报道。呼吁社会伸出援助之手,这样丛飞才得以住进医院治疗,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就这样,丛飞以自己年仅37岁的年轻生命,告别了他日夜牵挂的贫困孩子,告别了他无比眷恋的美好世界。去世后,深圳市万人送别英雄。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献出眼睛角膜。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天, 来自江西九江的9岁小女孩刘琳在深圳眼科医院接受眼角膜移植手术,11点20分,刘琳的手术顺利完成。
接受眼角膜移植后当日下午3时许,刘琳左眼视力已经达到0.1,刘琳的视力慢慢会恢复到0.5,这意味着她的左眼将重见光明。这位的可爱的小女孩刘琳在手术成功后激动地给外地的亲人打电话,她开心的告诉家人:我的左眼可以看见了。丛飞,在生命之火燃尽的最后一刻,又再一次做出了为失明的儿童带来光明的善举。他的思想,闪烁着永不熄灭的生命之光!
怎样看待人生的价值?这实际上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一种人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对这种人生观的阐述。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顺我者生,逆我者亡。这种人的人生追求就是使个人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可以全然不顾他人的利益。有的人甚至无视法律法规,为了实现个人的利益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另一种人认为,人活着是为了他人,要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社会。雷锋说:“我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的更美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就是对这种人生观的精彩表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