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国家的形成读后感聚集(16)
2022-08-11 来源:百合文库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
最近在喜马拉雅听完了这部150集的小说,很喜欢听。最喜欢里面的人物就是皮埃尔,今天看到了一篇读后感,深感认同。
皮埃尔则是我在这部书里最喜欢的一个人,我震撼于他那强大的精神世界所带来的一种几乎接近于静止的美好,我就像安德烈的小儿子一样带着一种近乎崇拜的神情仰望他,仰望他最后所获得的那份超脱与豁达。最喜欢的是巴兹杰耶夫对皮埃尔所说的那段充满启示性的话:
“至高无上的智慧和真理,正如我们想要汲取的最洁净的甘露,我能用不洁净的器皿盛这种甘露,而评论它是否洁净吗?只有把内心洗净,我才可能使所汲取的甘露保持一定程度的洁净。”
而当皮埃尔成为俘虏,过上了最为艰难困苦的生活之时,我却像皮埃尔一样感到这个世间一切都充满阳光与幸福,我的心也随着埃尔的灵魂在这苦难之中的改变而变得洁净并且充满感动,我几乎带着一种嫉妒的心态羡慕地望着皮埃尔自身所发生的改变,看着他受到启示找到真谛并且最终获得超脱。就像娜塔莎所说的“他像刚从浴室里走出来一样”,他心中最终获得的那份洁净与信仰,是这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我想也许库图佐夫就是皮埃尔将来的样子,成为那样默默无闻甚至受人们误解的伟大人物,但是那份顺其自然的从容与那份洞若观火的自信,却是留给后世最大的一份财富。而他们的这份顿悟与释然,也许却是是我们穷极一生都无法达到的,我不希望我会一生都活在像皮埃尔过去的那种浑浑噩噩之中,只求有一天可以趟过这条人生的苦水,获得永恒的真谛。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
最近在喜马拉雅听完了这部150集的小说,很喜欢听。最喜欢里面的人物就是皮埃尔,今天看到了一篇读后感,深感认同。
皮埃尔则是我在这部书里最喜欢的一个人,我震撼于他那强大的精神世界所带来的一种几乎接近于静止的美好,我就像安德烈的小儿子一样带着一种近乎崇拜的神情仰望他,仰望他最后所获得的那份超脱与豁达。最喜欢的是巴兹杰耶夫对皮埃尔所说的那段充满启示性的话:
“至高无上的智慧和真理,正如我们想要汲取的最洁净的甘露,我能用不洁净的器皿盛这种甘露,而评论它是否洁净吗?只有把内心洗净,我才可能使所汲取的甘露保持一定程度的洁净。”
而当皮埃尔成为俘虏,过上了最为艰难困苦的生活之时,我却像皮埃尔一样感到这个世间一切都充满阳光与幸福,我的心也随着埃尔的灵魂在这苦难之中的改变而变得洁净并且充满感动,我几乎带着一种嫉妒的心态羡慕地望着皮埃尔自身所发生的改变,看着他受到启示找到真谛并且最终获得超脱。就像娜塔莎所说的“他像刚从浴室里走出来一样”,他心中最终获得的那份洁净与信仰,是这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我想也许库图佐夫就是皮埃尔将来的样子,成为那样默默无闻甚至受人们误解的伟大人物,但是那份顺其自然的从容与那份洞若观火的自信,却是留给后世最大的一份财富。而他们的这份顿悟与释然,也许却是是我们穷极一生都无法达到的,我不希望我会一生都活在像皮埃尔过去的那种浑浑噩噩之中,只求有一天可以趟过这条人生的苦水,获得永恒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