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的智慧读后感汇编(84)
2022-08-11 来源:百合文库
伊比鸠鲁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类:天然且迫切的需要、天然的非迫切的需要、非天然非迫切的需要。第一类如食品、衣物,最后一类如奢侈、排场等。然而,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或许是排在后面的需要。人性中还有一点,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是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提高我们的要求。提高要求本身并没有错,然而,得不到的真的就那么好吗?适当的给欲望做减法,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或许并非坏事。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句话,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眼前的事物无论好坏,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人对它的认识多半取决于自己的主观看法。相比纠结于各种得到的得不到、甘心的不甘心的而导致不快乐,能够拥有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本身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财富,也是幸福生活的关键。
然而,生活在现实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想要争取名声或名誉。叔本华认为,名声和名誉是一对孪生兄弟。名誉是可朽的,但名声是不朽的。名誉尾随别人对我们的了解,而不会超越此界线。但名声却与此相反,它走在别人对我们的了解之前,并把名誉也带到了名声抵达之处。每个人都能获得名誉,但只有少数人能获得名声。因为名声的获得只能通过做出行动业绩或创作思想性的作品。做出行动业绩需要一颗伟大的心,而创作巨著需要拥有非凡的头脑。行动业绩会通过记忆传达给后世,而作品除非缺失了某部分,大多以自身原来的样子留传下来。作品的形成不依赖机会,它们只靠创作者本人。只要作品还存在,它就以原来的样子而存在。然而,我们会发现,很多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暮年甚至历经数世之后才被人欣赏、开始流传,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只有时间能带给我们为数不多的真正具备能力的评判员。
当然,书中也提到,现实中不排除虚假的、名不副实的名声。
关于独处、思想和孤独,书中写道,一个人逃避、忍受或喜欢独处是和这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成比例的。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人才会感受到自己的自身。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受到自己的丰富思想。进一步而言,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他们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因为通过与同一类人的接触,他们才能获得最强烈的刺激。在这种意义上,叔本华把平庸之辈比喻为俄罗斯兽角乐器,而把有丰富思想头脑的人比作钢琴。每只兽角乐器只能发出一个单音,把所需的兽角恰当地凑在一起才能吹奏音乐。而钢琴本身就是一个小型乐队,更适合独奏。即使它真的需要跟别人合作演奏,那它也常作为主音存在。如果一个人自身既伟大又丰富,那么这个人就能享受到在这一贫乏的世上所能寻觅得到的最快活的状态。
然而,生活在现实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想要争取名声或名誉。叔本华认为,名声和名誉是一对孪生兄弟。名誉是可朽的,但名声是不朽的。名誉尾随别人对我们的了解,而不会超越此界线。但名声却与此相反,它走在别人对我们的了解之前,并把名誉也带到了名声抵达之处。每个人都能获得名誉,但只有少数人能获得名声。因为名声的获得只能通过做出行动业绩或创作思想性的作品。做出行动业绩需要一颗伟大的心,而创作巨著需要拥有非凡的头脑。行动业绩会通过记忆传达给后世,而作品除非缺失了某部分,大多以自身原来的样子留传下来。作品的形成不依赖机会,它们只靠创作者本人。只要作品还存在,它就以原来的样子而存在。然而,我们会发现,很多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暮年甚至历经数世之后才被人欣赏、开始流传,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只有时间能带给我们为数不多的真正具备能力的评判员。
当然,书中也提到,现实中不排除虚假的、名不副实的名声。
关于独处、思想和孤独,书中写道,一个人逃避、忍受或喜欢独处是和这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成比例的。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人才会感受到自己的自身。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受到自己的丰富思想。进一步而言,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他们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因为通过与同一类人的接触,他们才能获得最强烈的刺激。在这种意义上,叔本华把平庸之辈比喻为俄罗斯兽角乐器,而把有丰富思想头脑的人比作钢琴。每只兽角乐器只能发出一个单音,把所需的兽角恰当地凑在一起才能吹奏音乐。而钢琴本身就是一个小型乐队,更适合独奏。即使它真的需要跟别人合作演奏,那它也常作为主音存在。如果一个人自身既伟大又丰富,那么这个人就能享受到在这一贫乏的世上所能寻觅得到的最快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