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童年的油灯的读后感合集(18)

2022-08-10 来源:百合文库
我喜欢的句子: “喂,列克谢,你——不是一枚奖章,我脖子上不是你挂的地方,你到人间谋生去吧。” 外祖父经常说的一句经典台词:“你们这号人啊!”。
我的感受和收获: 阿廖沙又到外祖父家去住了,外祖父和外祖母自己过自己的,所以阿廖沙和外祖母过,高尔基每天放学去捡破烂儿,每天可以收获十二戈比,都把它交给外祖母,阿廖沙小小年纪在那样的社会和环境下学会了独立,而且不久后高尔基的母亲也患肺病去世了,死于1879年8月5日,终年才35岁。最后高尔基去了“人间”谋生。 我读完了《童年》感受颇深也想了很多,想想阿廖沙再看看自己,我们简直就生活在天堂一般,没有比较就感觉不到,原来我们是这么的幸福,有疼爱我们的父母、姥姥、姥爷、爷爷和奶奶还有那么多疼爱我们的亲人,才感觉到妈妈常说的一句话“生在福中不知福”是那么的有道理,所以我要大声地告诉同学们都来读读这本书吧!读后我保证你和我一样会收获很多的,让你学会独立的重要,同时一定要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哦!读完《童年》后想起了德国进步女作家——罗莎。
卢森堡曾深刻指出:“只有读过高尔基《童年》的人,才能正确评价高尔基惊人的历程” 我国大作家茅盾也曾说;“高尔基的作品之中国广大读者所爱好,是因为高尔基抨击了黑暗,指出了光明,高尔基虽然是为俄罗斯人民呼喊,但在中国读者看来,都是自己的心里话,这实在不足为怪,因为真理只有一个!” 现在我真正的感受到了,高尔基成长的过程中真的是很艰难,所以就更想读高尔基的《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了,好了!我要马上、立刻去买这剩下的两本书了,一定要把高尔基的三部曲读完。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描写了主人公阿廖沙从童年至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以及心路历程。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这一形象既是作者早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俄国人民,特别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经过磨炼后走向新生活的典型。 阿廖沙爱学习,尽管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学习。白天,他在摩登皮鞋店当学徒,常常累得腰酸背痛;晚上,他躲进小阁楼,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刻苦读书。不仅如此,阿廖沙还是一个顽强不屈,不向困难低头的人。他幼年丧父,只上过3年学,11岁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搬运工、守夜人、面包工,等等。无论生活多么艰苦,阿廖沙从不向困难低头,从不放弃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记得我学习骑自行车时,不小心撞上了大树,手擦破了皮,腿也摔青了,便赌气不学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