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佛家心经读后感汇总(16)
2022-08-10 来源:百合文库
一卷。唐朝玄奘大师(602?-644)译。师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褘。世称唐三藏。我国四大翻译家之一,法相宗的创始人。自幼从兄诵习经典,亦嫺熟儒道百家典籍。初住洛阳净土寺,历学大小乘经论。唐武德五年(622)受具足戒,又学律部。后复从道深受《成实论》,就道岳学《俱舍论》,听法常、僧辩讲《摄大乘论》。因慨叹众师所论不一,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可适从,于是誓游天竺,以问惑辨疑。贞观三年(629)西行,孤身涉险,途经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但念观世音菩萨及《般若心经》,于是得免一切艰难危险。师于印度求法,游学十七年,行程五万里。贞观十九年还抵长安,请回佛经梵文原典六五七部,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即是其中之一。师译经忠于原典,后代译经家称玄奘以前所译诸经为旧译,自玄奘以后所译诸经为新译。
着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为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的史地、文化,乃至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文献资料。
般若波罗蜜多,是梵语的译音。般若,意译为智慧,但是与通常所谓的智慧不同。因为世智辩聪的智慧是不究竟不圆满的。而般若是诸佛之母,如大火炬,是观照的智慧,是出世清净智慧,在中国无相当的名词来代替,所以沿用原音,不过在说明其意义时,仍作智慧解。波罗蜜,意译为到彼岸,是说明远离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涅槃彼岸的`方法。也就是本经中“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的意义和方法。
心,梵语hrdaya,指心脏,是百骸五脏之主,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此经是佛陀所说,全文二百六十字,是七百余卷般若的精要,二十二年般若谈的心髓,故以“心”名之。
根据史传所载,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此如来一代时教,可以一首偈语概括,即:
华严最初三七日,
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谈,
法华涅槃共八载。
这意思是说,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以后,最初的二十一天,首先宣说《华严经》。其次《阿含经》的教义,讲了十二年;《维摩诘经》、《思益经》等方等经讲了八年;而后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讲说《般若经》;《法华经》与《涅槃经》一共演说了八年。
着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为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的史地、文化,乃至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文献资料。
般若波罗蜜多,是梵语的译音。般若,意译为智慧,但是与通常所谓的智慧不同。因为世智辩聪的智慧是不究竟不圆满的。而般若是诸佛之母,如大火炬,是观照的智慧,是出世清净智慧,在中国无相当的名词来代替,所以沿用原音,不过在说明其意义时,仍作智慧解。波罗蜜,意译为到彼岸,是说明远离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涅槃彼岸的`方法。也就是本经中“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的意义和方法。
心,梵语hrdaya,指心脏,是百骸五脏之主,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此经是佛陀所说,全文二百六十字,是七百余卷般若的精要,二十二年般若谈的心髓,故以“心”名之。
根据史传所载,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此如来一代时教,可以一首偈语概括,即:
华严最初三七日,
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谈,
法华涅槃共八载。
这意思是说,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以后,最初的二十一天,首先宣说《华严经》。其次《阿含经》的教义,讲了十二年;《维摩诘经》、《思益经》等方等经讲了八年;而后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讲说《般若经》;《法华经》与《涅槃经》一共演说了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