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的建构读后感集锦(90)
2022-08-10 来源:百合文库
“理想国,或许目前在地球上找不到,或许在天上有它的原形”。书中有很多哲学思想以我现在的水平连门都没有摸到,建议看《理想国》之前先看《几何原本》,西方的哲学家都是数学家,逻辑思维厉害的人。
《理想国》读后感25
整个理想国(这里的国,不是国家,而是城邦)的建构基础是灵魂的三分法(类似于休谟的“知、情、意”三分):理性,气魄(意志)及欲望。理性的美德是智慧,气魄的美德是勇敢,欲望的美德是节制,整个城邦的正义即是三者的协调统一。
顺着这个思路展开,往上可以探究灵魂不朽,灵魂的回忆说,往下可以探讨城邦各阶层(统治者、武士和工商阶级)及其教育,城邦政体的各种形式。这样,柏拉图以对话的形式,以苏格拉底之口为我们展示了其心中的理想国。
初读有如下主要的质疑有几点:
1.灵魂与城邦的同构性
2.哲学王的培养及筛选机制。
3.限制言论自由、共产共妻的必要性。
对于第一个问题,揣测柏拉图的意思,城邦由人组成,每个人的灵魂侧重不一,按其组成分为统治者,武士和工商阶级。但是,这里有个问题,统治者就不需要勇气和节制么,肯定也需要,那就是三者的完备?那么这个对应关系就不是很强了。对于其他阶级也有同样的问题。
从后文培养模式看,柏拉图对统治阶层的期望是智慧、勇敢、节制兼备的,(或者说是黄金种族的),这也就让城邦的三分法的依据不足。
阶级分析的方法,厘清了社会分工和构成,为后面论述“正义是什么”起到了奠基作用。其阶级分析着眼于三个阶级的协调,而马克思根据财产多少,划分无产阶级(工人)和资本阶级(企业主),却着眼于其斗争性。都是阶级分析,着眼点其实不一。大约柏拉图的阶级是人的灵魂衍生的,马克思的阶级是劳动生产和生产关系造就的,其出发点本也不一。
哲学王的培养是另一个疑点。后面论述城邦的各种政治组织模式(君主,荣誉政治、贵族政治、民主政治、僭主)的成因时,柏拉图其实自己也揭示了其统治阶级培养的不可持续性。(他描述的过程是个衰退的过程,即由君主制衰退至僭主制,而不是相反的进化过程)
《理想国》读后感25
整个理想国(这里的国,不是国家,而是城邦)的建构基础是灵魂的三分法(类似于休谟的“知、情、意”三分):理性,气魄(意志)及欲望。理性的美德是智慧,气魄的美德是勇敢,欲望的美德是节制,整个城邦的正义即是三者的协调统一。
顺着这个思路展开,往上可以探究灵魂不朽,灵魂的回忆说,往下可以探讨城邦各阶层(统治者、武士和工商阶级)及其教育,城邦政体的各种形式。这样,柏拉图以对话的形式,以苏格拉底之口为我们展示了其心中的理想国。
初读有如下主要的质疑有几点:
1.灵魂与城邦的同构性
2.哲学王的培养及筛选机制。
3.限制言论自由、共产共妻的必要性。
对于第一个问题,揣测柏拉图的意思,城邦由人组成,每个人的灵魂侧重不一,按其组成分为统治者,武士和工商阶级。但是,这里有个问题,统治者就不需要勇气和节制么,肯定也需要,那就是三者的完备?那么这个对应关系就不是很强了。对于其他阶级也有同样的问题。
从后文培养模式看,柏拉图对统治阶层的期望是智慧、勇敢、节制兼备的,(或者说是黄金种族的),这也就让城邦的三分法的依据不足。
阶级分析的方法,厘清了社会分工和构成,为后面论述“正义是什么”起到了奠基作用。其阶级分析着眼于三个阶级的协调,而马克思根据财产多少,划分无产阶级(工人)和资本阶级(企业主),却着眼于其斗争性。都是阶级分析,着眼点其实不一。大约柏拉图的阶级是人的灵魂衍生的,马克思的阶级是劳动生产和生产关系造就的,其出发点本也不一。
哲学王的培养是另一个疑点。后面论述城邦的各种政治组织模式(君主,荣誉政治、贵族政治、民主政治、僭主)的成因时,柏拉图其实自己也揭示了其统治阶级培养的不可持续性。(他描述的过程是个衰退的过程,即由君主制衰退至僭主制,而不是相反的进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