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情感学院第十四章读后感精练(14)

2022-08-09 来源:百合文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情感教育》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弗雷德里克一个人的命运,而且是1840年至1867年整个法国的社会状况。
情感教育读后感(三)
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莫罗出身于外省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十八岁那年来到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只对文学艺术感兴趣,试写过小说和华尔兹舞曲,还跟人学习绘画,但都半途而废。他深深爱上了画商阿尔努的妻子玛丽。玛丽虽不爱丈夫,但恪守妇道。后来,她终于被莫罗的一片痴情所打动,答应与他约会。时值一八四八年二月,巴黎爆发了革命。莫罗为了这个约会,没有去参加民众的 行。但玛丽因儿子突患假膜性喉炎,未能赴约。绝望之余,莫罗投入交际花萝莎奈特的怀抱。两人同居并生下一个儿子,不久儿子不幸夭折。莫罗与出身贵族的实业家当布勒兹交往,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他成为当布勒兹夫人的情夫。实业家去世后,两人准备结婚。但在破了产的阿尔努夫妇的家具拍卖会上,当布勒兹夫人的举动深深刺伤了莫罗的心,于是他与这位贵妇人一刀两断。他万分沮丧地回到家乡,心里尚存一线希望:
与一直爱恋他的乡下姑娘路易丝共结连理。可是在教堂的广场上,他恰遇路易丝与他的老同学戴洛里耶举行婚礼。莫罗羞愧难当,返回了巴黎。一八六七年的一天傍晚,阿尔努夫人突然来访,两人万分激动,互诉衷肠。她剪下一缕白发留给莫罗作纪念,与他诀别。
爱,不一定拥有,就如弗雷德里克与阿尔努夫人一样最后是决别!
“纵有华丽转身和旷世才情,仍脱不掉、甩不开,因为她是开在伤痕里的花。”开卷便是这样一句话首先引入眼帘,了解她的人,相信我不说,你也能马上猜出她的芳名吧。没错,她就是张爱玲。
《张爱玲情感世界的伤痕》这本书分为上卷和下卷两个部分,上卷写的是张爱玲独特边缘性魅力之源,主要讲述了她的家世及时代背景并以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张爱玲情感世界里的灰色画卷;下卷先写作者对她作品的全新领悟,然后介绍了张爱玲的文学观。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悲婉地感叹张爱玲的家庭给她带来的挥之不去的伤,真切地为张爱玲的坎坷的爱情所感动了,也深深地为张爱玲的才华所震撼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