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马蹄第一段读后感汇集(20)
2022-07-09 来源:百合文库
在西方,十六世纪的天才哲学家笛卡儿第一次发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声音,以主体运动作为主体的存在性,即从主体自身来解释主体。他的完全主观主义哲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但又增加了认识论的元素。因为理性,而不是感知,意味着存在。
此后,巴克莱首倡“存在即感知(知觉)”的哲学观点,给欧洲哲学引入了本体论的主观主义。他将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归结为主体的知觉活动。尽管这种武断的经验主义学说,漏洞百出也不能自圆其说,但是如此强调人的感知与主体性的关系,倒是在沉闷的欧洲颇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把“存在即感知(知觉)”反过来说就是,虚无即无感知(知觉)。人失去了感知知觉,形同植物人,那就是虚无,无意义,非存在。实际上,巴克莱的哲学思想与庄子所提倡的逍遥游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可谓隔代的异域知音。所不同的是,老庄开创的中国古典哲学一派纯粹地走向了精神领域,而西方却走向了物质领域。辛文房在《唐才子传》卷一说:“时有不同也,事有不侔也。向子平曰:‘吾故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第未知死何如生!’此达人之言。”若以老子、庄子的思想来看,那是远远不够的。
若以近代以来欧洲的哲学思想来体味,则足矣。
返观尘世,身为现实所累,心为虚无所牵,身心各不得就其位,痛哉苦哉。一瞬越千年,千年亦一梦,古今相通,生命纯一,幸甚;然则,一己囚于樊笼之中,实难游荡于天地之间也。樊笼,天地,实有分也。悲夫,吾既难与世相谐,又与上苍无系,何立于大地。
注:这是几年前草就的一篇习作,今日重新翻开,权当自勉,心境无甚变化,幸甚,抑或哀哉?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篇6
周庄是一只针尖上的蝴蝶,他有与世抗争的尖锐,也有“举世混浊,惟我独清”桀骜纯净。你说他在憩息,你说他在逃避,不,他其实在思考,他的双足站立在针尖之上,正小心翼翼的展开双翅。
我不敢定论他是否在某些方面比秦初诸子更有造诣,但我却能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的一抹清越不拘,像是他说他懂得鱼的快乐,不然,他懂得的其实是自由之乐。
此后,巴克莱首倡“存在即感知(知觉)”的哲学观点,给欧洲哲学引入了本体论的主观主义。他将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归结为主体的知觉活动。尽管这种武断的经验主义学说,漏洞百出也不能自圆其说,但是如此强调人的感知与主体性的关系,倒是在沉闷的欧洲颇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把“存在即感知(知觉)”反过来说就是,虚无即无感知(知觉)。人失去了感知知觉,形同植物人,那就是虚无,无意义,非存在。实际上,巴克莱的哲学思想与庄子所提倡的逍遥游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可谓隔代的异域知音。所不同的是,老庄开创的中国古典哲学一派纯粹地走向了精神领域,而西方却走向了物质领域。辛文房在《唐才子传》卷一说:“时有不同也,事有不侔也。向子平曰:‘吾故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第未知死何如生!’此达人之言。”若以老子、庄子的思想来看,那是远远不够的。
若以近代以来欧洲的哲学思想来体味,则足矣。
返观尘世,身为现实所累,心为虚无所牵,身心各不得就其位,痛哉苦哉。一瞬越千年,千年亦一梦,古今相通,生命纯一,幸甚;然则,一己囚于樊笼之中,实难游荡于天地之间也。樊笼,天地,实有分也。悲夫,吾既难与世相谐,又与上苍无系,何立于大地。
注:这是几年前草就的一篇习作,今日重新翻开,权当自勉,心境无甚变化,幸甚,抑或哀哉?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篇6
周庄是一只针尖上的蝴蝶,他有与世抗争的尖锐,也有“举世混浊,惟我独清”桀骜纯净。你说他在憩息,你说他在逃避,不,他其实在思考,他的双足站立在针尖之上,正小心翼翼的展开双翅。
我不敢定论他是否在某些方面比秦初诸子更有造诣,但我却能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的一抹清越不拘,像是他说他懂得鱼的快乐,不然,他懂得的其实是自由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