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没有名字的人》读后感总汇(4)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本作的篇幅长了些,所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就细微了些,性格更加立体。文中的母亲象征为欲望驱使的现代人,他会为货郎所带来的新奇玩意儿而尖叫,那是对物质的快乐。而父亲则是典型的传统人——“这位在水田里兢兢业业的男人实际上是一个没有目的的人”,他快乐的源泉就是母亲的快乐。而之后的老师,其实就是调节现代与传统之间关系的人。
除此之外,“我”和“祖先”之间的关系也是全文出彩的一处地方。同其他反应过激的村里人不同的是,“我”感受到了祖先手臂的宽厚、温暖,这表明人一出生最亲密的,其实是大自然。我们的身上,流淌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森林中最原始的人类的血液,那是最纯正的气息。
跳出文章来看,九二年写成的文章,仍能适用于一八年。这里到处充满了资本的气息,乡村里的人们渴望到大城市里,却一不留神掉入奢靡的陷阱。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打拼,却成为早高峰地铁上眼神空洞的上班族中的一员。
——并不是抨击经济的发展不好,只是生活质量的提高,似乎将人性中最丑恶的贪婪,懒惰和庸俗暴露无遗。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会出现“老师”这一人物,我们需要有人来呐喊、来呼吁,告诉我们要睁大眼睛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不要忘了问问自己:你吃了祖先的肉吗?
这两篇其实都是关于理想和现实的文章,余华的笔下总是充满了矛盾的美学,这或许也是文学的奇妙之处,它也许不能实际解决现实当中的问题,但却给了我们一个宣泄口,通过这个口子我们得以思索,探求未知,并进一步发现这个五彩斑斓的美好世界。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读后感2
这是一个欲哭却无泪、欲恨却无力,明明心中声声呐喊,却迟迟出不了口的故事。酸酸的,苦涩感,从头至尾,逐渐聚拢,久久不能消退。这样的故事,为什么还会在中国大地上重复上演?而作者又想借此说明什么,隐喻什么?
文中的我是一个傻子,以帮人送煤维持生计。在大部分人眼中,他的人生意义就是供他人取笑。傻子没有自己的名字,想想是多么的屈辱。在中国千年以姓氏为尊的国度里,丧失了姓名权的人,何以立足?想起了孔乙己,预见了傻子的可怜末路。到底谁会杀傻子?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