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送别白居易读后感精选(6)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王国维称这两句“于豪放之中有沈著之致,所以尤高”;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它们是在心情沉郁之时而出以豪放之致。它们都是意在纾解此时因为将要离别远去而带来的忧伤。所以,词的最后一句并
非如通常所说,它主要的并不是遣玩的豪兴。因为“看尽洛城花”只是虚拟,是其实不会去实现的事情,它是在表示将要离别远去者心中忧伤深重,以至于纾解这忧伤所需要的可能必须是“看尽洛城花”。因为只有是观赏了如此这般的生命的繁盛美好、生机勃勃,才能抵御别离给人心灵带来的忧伤与侵染,才能使将和那春风一同远去的别离成为并非心灵的重负。
这种抵御无疑是英勇的,它逆流而上,豪情逸致全是出于对生命的一种信念,它相信生命能够凭藉生命自己而超越生死别离,他相信不同的生命之间具有某种美好深厚而神秘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古今中外许多极优秀的文学作品反复抒写的主题。
白居易这首诗形式的极为巧妙之处显明于当诗人述说古原的春草也满是别离之情之时:人如是,古原的春草亦如是,而先前的春草如何,人岂非亦是如何。这时我们才回过头来意识到,其实在这首诗起首一句“离离原上草”中,就已深蕴诗人心中之情,是情景交融,如《诗经》中的“彼黍离离”,是先有心中之情,然后望见古原之草,然后知草亦如人(想想许多年后王**关于看花的那句极有名的话,便会相信这里面存有一种思想的延续和进展,事实上在古代中国这一延续和进展是由许多人构成了一个明显的序列,这种很早就出现的富于诗化哲学意味的顿悟,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长处,较之其它文化,它表现出来得更早。
篇一:
大家应该都认识鼎鼎大名的“诗
白居易出生时家庭微寒,父亲只是个刺史身边的小官。白居易从小就很聪明,五岁就开始学诗,九岁便通晓诗韵。从中,我要学习他(白居易)从小就学会自力更生,长大一定会很有出息。在他十岁那一年,朝廷讨伐平卢留后李纳,自季庚奉命出任徐州别驾,与徐州刺史一起抗敌,就让小白居易独自一人离家到越中去避难。在白居易十五岁那一年,因为想念家中的兄弟,托人送了一封信到家,并在信中写下了一首诗,《江南送北客》。白居易很有本事,十五岁就会了自己写诗,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