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的读后感观点聚集(12)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不过本书给了我们全新的启发,微小的习惯培养,更重要的是用在身体反抗期。
比如5分钟整理,阅读15分钟;读两页书,写一页日记等微小习惯做起。
对策二:简单记录
就是把培养习惯的过程刻意地记录下来。
记录其实是调动理性的力量,去消除“随意”的感觉,客观的掌握事实,让自己和身体的习惯引力更有效的做斗争。
比如记录每天读了多少书,减肥期间每天吃了多少食物等等
3.培养习惯的第二个阶段,不稳定期(一般8-21天)
度过身体反抗期之后,身体慢慢就接受了这个新习惯,接下来就要提高习惯培养的强度,而这时习惯引力又开始阻碍我们,从而进入第二个阶段。
症状:因各种突发事件导致失败,半途而废。
要度过不稳定期,就要增强身体养成习惯的稳定性,建立能够持续的机制。
对策一:让行为模式化
就是把想要培养的习惯尽可能弄成固定的模式,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行为。
比如读书习惯,固定在每天晚上8点。
对策二:设置例外规则
先假设可能发生的例外状况,也就能提前考虑好应对措施,让计划保持弹性。
比如加班晚了,在路上听一段《每天听本书》来代替每天8点的读书计划。
对策三:引入奖惩机制
进一步从外部的环节来强化前两个对策,“行为模式”和“设定例外规则”,加强对身体
不稳定期的支撑作用。
比如实现了连续七天的读书目标,给自己买个礼物奖励自己,如果没达到就罚自己做
30个俯卧撑。
4.培养习惯的第三个阶段,倦怠期(一般22-30天)
症状:提不起劲,感到厌烦而前功尽弃。
克服倦怠期,需要“玩点新花样”,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变化
对策一:添加新变化
一件事情重复做,做久了肯定很厌烦,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所以要主动给自己添加
比如5分钟整理,阅读15分钟;读两页书,写一页日记等微小习惯做起。
对策二:简单记录
就是把培养习惯的过程刻意地记录下来。
记录其实是调动理性的力量,去消除“随意”的感觉,客观的掌握事实,让自己和身体的习惯引力更有效的做斗争。
比如记录每天读了多少书,减肥期间每天吃了多少食物等等
3.培养习惯的第二个阶段,不稳定期(一般8-21天)
度过身体反抗期之后,身体慢慢就接受了这个新习惯,接下来就要提高习惯培养的强度,而这时习惯引力又开始阻碍我们,从而进入第二个阶段。
症状:因各种突发事件导致失败,半途而废。
要度过不稳定期,就要增强身体养成习惯的稳定性,建立能够持续的机制。
对策一:让行为模式化
就是把想要培养的习惯尽可能弄成固定的模式,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行为。
比如读书习惯,固定在每天晚上8点。
对策二:设置例外规则
先假设可能发生的例外状况,也就能提前考虑好应对措施,让计划保持弹性。
比如加班晚了,在路上听一段《每天听本书》来代替每天8点的读书计划。
对策三:引入奖惩机制
进一步从外部的环节来强化前两个对策,“行为模式”和“设定例外规则”,加强对身体
不稳定期的支撑作用。
比如实现了连续七天的读书目标,给自己买个礼物奖励自己,如果没达到就罚自己做
30个俯卧撑。
4.培养习惯的第三个阶段,倦怠期(一般22-30天)
症状:提不起劲,感到厌烦而前功尽弃。
克服倦怠期,需要“玩点新花样”,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变化
对策一:添加新变化
一件事情重复做,做久了肯定很厌烦,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所以要主动给自己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