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写景的读后感摘录(50)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1903年8月,刘鹗写作的《老残游记》作为一个思想开明、勇于进取,具有富国救民热情的实业家,刘鹗的事业艰难坎坷,屡屡失败《老残游记》是他为中国的命运也为自找命运而痛惜,希望唤醒沉睡中的民众,补救残破的国家的哭泣之作。《老残游记》批判晚清社会的腐败,其视角更为独特,着重揭露所谓的清宫之罪恶和所谓好官的昏庸,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政治的统治支柱,习谓切中要害。
《老残游记》的"描写艺术从它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称赞。无论是景色描写,还是形象刻画,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气氛渲染,刘鹗的文笔都举重若轻,清新朴素,情境逼真,气韵生动。
胡适先生说:《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写用技术,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烂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的描写在这一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
《老残游记》二十回,1903年发表《绣像小说》半月刊,至十三回因故中止,后续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原署鸿都百炼生著。作者名叫刘鹗,字铁云,清天江苏丹徒人,生于1857年,卒于1909年。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却无意于以科举博取功名,懂得算学医学、治河等实际学问,曾先后在河道总督吴澄、山东巡抚张曜处作幕宾,帮办治黄工程,得到很大的声誉,又曾向清廷建议借外资兴筑铁路,开采山西煤矿,事情虽非经刘鹗办成,但在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虎视眈沈、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时候,这种不惜有损主权以维护清廷腐朽统治的主张,显而易见是违反人民的利益和愿望,遂被视为“汉奸”刘鹗也终因不得志于清廷而去经商,有地多少次创办实业的计划,最后都一一归于失败。庚子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购得太仓储粟,设于粜局,以振北京饥困,1908年清廷即以私售仓粟加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七月病死于迪化。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成于1906年,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揭发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客观上帮助人民认识到对整个官僚集团是不能寄于任何希望的。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甚而是反动的,他坚决拥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
《老残游记》的"描写艺术从它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称赞。无论是景色描写,还是形象刻画,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气氛渲染,刘鹗的文笔都举重若轻,清新朴素,情境逼真,气韵生动。
胡适先生说:《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写用技术,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烂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的描写在这一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
《老残游记》二十回,1903年发表《绣像小说》半月刊,至十三回因故中止,后续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原署鸿都百炼生著。作者名叫刘鹗,字铁云,清天江苏丹徒人,生于1857年,卒于1909年。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却无意于以科举博取功名,懂得算学医学、治河等实际学问,曾先后在河道总督吴澄、山东巡抚张曜处作幕宾,帮办治黄工程,得到很大的声誉,又曾向清廷建议借外资兴筑铁路,开采山西煤矿,事情虽非经刘鹗办成,但在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虎视眈沈、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时候,这种不惜有损主权以维护清廷腐朽统治的主张,显而易见是违反人民的利益和愿望,遂被视为“汉奸”刘鹗也终因不得志于清廷而去经商,有地多少次创办实业的计划,最后都一一归于失败。庚子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购得太仓储粟,设于粜局,以振北京饥困,1908年清廷即以私售仓粟加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七月病死于迪化。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成于1906年,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揭发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客观上帮助人民认识到对整个官僚集团是不能寄于任何希望的。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甚而是反动的,他坚决拥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