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缔造者周武王读后感汇编(8)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关于阴阳理论,最早的记载是公元前827年周宣王时,卿士號文公“因籍田之礼”向宣王进谏时涉及到了阴阳概念。號文公用“阳气俱蒸,土膏其动”“阴阳分布,震雷出滞”解释春天的土地松动是因阳气上升所致,因阴阳二气的运动导致震雷的发生。这与上古时期解释自然界发生的雷电现象已有质的区别。但是此时的阴阳概念尚不具备阴阳统摄万物的哲学概含。
阴阳理论的确立又经过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期约六百多年,于公元前139年汉武帝登基的第二年,在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完成的《淮南子》一书中才确立了一套基本完善的理论。《易经》的成书年代是“殷之末世周兴之初”的公元前1066年前后,早于此九百多年,因此《易经》中的八卦符号不含阴阳理论,是符合逻辑的判断,八卦的符号只有计数和指示方位的功能。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易经》六十四卦和《易传》的部分篇章。其中乾卦之“乾”做“键”,坤卦之“坤”作“川”,川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本意是“河”,这与坤卦中所述事件,渡过黄河进行“牧野大战”正相吻合。有学者认为“坤”作“川”这是篆隶文字转抄中的笔误,其实帛书本与通行本有多处文字不同决不能简单认为是笔误。
《帛书易经》六十四卦,分八宫排列,每宫八卦,按八卦相重的原则排列。八宫之顺序为:键宫、根宫、习赣宫、辰宫、川宫、夺宫、罗宫、筭宫。每宫上卦不变,下卦从本宫卦列首开始,以下的次序为:键、川、根、夺、习赣、罗、辰、筭。这样的排列说明易经的早期的确是按照方位排序的.
《易经》中没有阴阳理论,它的八卦符号指的又是方位,那么所谓的乾、坤、坎、震、离、兑、艮、巽、以及由八个符号复合衍生出的,其它的五十六个卦名,又都是什么含意呢?
按上面的推理,所谓的卦名当然是《易经》所述内容的一部分。这些文字原本就不是卦名。《易传·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告诉后人的正是其中之玄机。
最后引用王先胜先生在中国先秦史网站发表的当代《中国易学之反思》一文中所举例当代学者对《易经》中所谓的阴阳之认识作为本节的结束:
阴阳理论的确立又经过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期约六百多年,于公元前139年汉武帝登基的第二年,在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完成的《淮南子》一书中才确立了一套基本完善的理论。《易经》的成书年代是“殷之末世周兴之初”的公元前1066年前后,早于此九百多年,因此《易经》中的八卦符号不含阴阳理论,是符合逻辑的判断,八卦的符号只有计数和指示方位的功能。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易经》六十四卦和《易传》的部分篇章。其中乾卦之“乾”做“键”,坤卦之“坤”作“川”,川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本意是“河”,这与坤卦中所述事件,渡过黄河进行“牧野大战”正相吻合。有学者认为“坤”作“川”这是篆隶文字转抄中的笔误,其实帛书本与通行本有多处文字不同决不能简单认为是笔误。
《帛书易经》六十四卦,分八宫排列,每宫八卦,按八卦相重的原则排列。八宫之顺序为:键宫、根宫、习赣宫、辰宫、川宫、夺宫、罗宫、筭宫。每宫上卦不变,下卦从本宫卦列首开始,以下的次序为:键、川、根、夺、习赣、罗、辰、筭。这样的排列说明易经的早期的确是按照方位排序的.
《易经》中没有阴阳理论,它的八卦符号指的又是方位,那么所谓的乾、坤、坎、震、离、兑、艮、巽、以及由八个符号复合衍生出的,其它的五十六个卦名,又都是什么含意呢?
按上面的推理,所谓的卦名当然是《易经》所述内容的一部分。这些文字原本就不是卦名。《易传·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告诉后人的正是其中之玄机。
最后引用王先胜先生在中国先秦史网站发表的当代《中国易学之反思》一文中所举例当代学者对《易经》中所谓的阴阳之认识作为本节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