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每一章的读后感聚集(8)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而道家却反对儒家的这种仁化自然,自然仁化,把主观世界与外在世界一体化自然人生观,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道德经》第五章)”。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追问一下,如果听任人与社会自然变化,人的意义和价值又如何显现呢?如果个体自然任性,这个自然任性能保证自己的安身立命吗?“守于中”不也是一种主体的有为吗?道家的这种看待人世间的立场,必将走向道教个人修行,以求长生不老的境地,尽管汉代黄老无为之术曾经显赫一时,最终还是归隐于山林之士。大概这是儒家治世、道家养身,佛家养心的历史使然吧。无论哪一种价值取向,在儒家看来,只是一种生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有人会问:“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子没有给仁下一个逻辑的绝对的静止的定义,孔子说了好多仁,但是还是没有给仁下一个逻辑学意义上的定义。这也是现在习惯于西学逻辑思维难以理解的地方所在。其实,生活只能用生活来定义。生活中的人生立场、价值取向、生活理念一旦被定义,就使得生活变成了枯燥的程式,束缚了活泼泼的人生乐趣。因此,儒家的哲学不是分析的知识架构,而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验。
基于以上对仁的一般性把握,对“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句读就是“里仁为美”是句号或者感叹号,表示肯定判断,里是乡里的意思,就是民间经常说的“乡里乡亲”“乡里”的意思。在周代的制度里就有“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曰里”,这就是乡里的来历,现在韩国农村仍然沿用这一制度呢。“为美”就是为佳,为善,为好的意思。“为”就是以什么为什么。“里”名词使动的用法,所以说,“里仁为美”就是说选择住处或者说选择安居的地方以仁为最佳的选择参考。“择不处仁,焉得知?”处,处于,安于,居于;焉,如何,怎么;知同智。就是说如果选择居住的地方缺乏仁,怎么(说自己)有智慧呢?
所以,南宋大儒朱熹说:“择里而不居于是(处仁)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有人会问:“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子没有给仁下一个逻辑的绝对的静止的定义,孔子说了好多仁,但是还是没有给仁下一个逻辑学意义上的定义。这也是现在习惯于西学逻辑思维难以理解的地方所在。其实,生活只能用生活来定义。生活中的人生立场、价值取向、生活理念一旦被定义,就使得生活变成了枯燥的程式,束缚了活泼泼的人生乐趣。因此,儒家的哲学不是分析的知识架构,而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验。
基于以上对仁的一般性把握,对“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句读就是“里仁为美”是句号或者感叹号,表示肯定判断,里是乡里的意思,就是民间经常说的“乡里乡亲”“乡里”的意思。在周代的制度里就有“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曰里”,这就是乡里的来历,现在韩国农村仍然沿用这一制度呢。“为美”就是为佳,为善,为好的意思。“为”就是以什么为什么。“里”名词使动的用法,所以说,“里仁为美”就是说选择住处或者说选择安居的地方以仁为最佳的选择参考。“择不处仁,焉得知?”处,处于,安于,居于;焉,如何,怎么;知同智。就是说如果选择居住的地方缺乏仁,怎么(说自己)有智慧呢?
所以,南宋大儒朱熹说:“择里而不居于是(处仁)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