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中原读后感800选录(48)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二、六国有没有过对秦国的联合征讨?有。苏秦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六国合纵,齐力攻秦,迫使秦国弃地入关,据险以守。然而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呢?请注意,六国是六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六个省。他们各自心怀鬼胎,只要自己的利益没了,立马卷铺盖走人。而苏辙想让六国不依不饶地长久抗秦,这就是让历史的潮流,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发展,太过理想化,所以史论的第二大矛盾就是——理想矛盾。
三、苏辙说:“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意思是让韩、魏抗秦,其余四国在暗中帮助。假如你是韩魏之君,与其牺牲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却让那四国金瓯无缺;自己舍命攻秦,却让那四国安居乐业,还不如直接投奔秦国,坐享秦国的俸禄算了。这就是史论第三大矛盾,让个人和组织干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我称之为动机矛盾。
综上所述,可见所谓“史论”跟历史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根本是矛盾的。还有很多写个人的史论,像《豫让论》,认为豫让在其主智家被灭后附于刺客之流谋刺赵家公不是义举,当在智家因侵吞邻家封地被灭之前以死相谏。还有《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说蔺相如完璧归赵是运气,还把理还给了秦国……这些史论观点标新立异,也不无道理,但看一个人过于片面,仅从单一的历史事件来研究。太史公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些文章就不可谓通古今之变了,有失全面。
话虽这样说但史论也有不小的文学价值,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个人以为,历史的作用不在历史本身,更不是用来标新立异,显示自身观点的厉害。最重要的是,透过历史看到今朝,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只有链接现实的史论,才最有意义和价值。
六国论读后感8
读罢苏洵之《六国论》,深为其雄辩有力之议论所折服。然愚亦有浅陋之见:与六国以赂败亡国之因相较,秦有“五事”而胜已判矣。
孙子曾言胜负之“五事七计”。“五事”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限于篇幅,仅以五事析所以秦胜论之。
三、苏辙说:“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意思是让韩、魏抗秦,其余四国在暗中帮助。假如你是韩魏之君,与其牺牲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却让那四国金瓯无缺;自己舍命攻秦,却让那四国安居乐业,还不如直接投奔秦国,坐享秦国的俸禄算了。这就是史论第三大矛盾,让个人和组织干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我称之为动机矛盾。
综上所述,可见所谓“史论”跟历史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根本是矛盾的。还有很多写个人的史论,像《豫让论》,认为豫让在其主智家被灭后附于刺客之流谋刺赵家公不是义举,当在智家因侵吞邻家封地被灭之前以死相谏。还有《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说蔺相如完璧归赵是运气,还把理还给了秦国……这些史论观点标新立异,也不无道理,但看一个人过于片面,仅从单一的历史事件来研究。太史公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些文章就不可谓通古今之变了,有失全面。
话虽这样说但史论也有不小的文学价值,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个人以为,历史的作用不在历史本身,更不是用来标新立异,显示自身观点的厉害。最重要的是,透过历史看到今朝,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只有链接现实的史论,才最有意义和价值。
六国论读后感8
读罢苏洵之《六国论》,深为其雄辩有力之议论所折服。然愚亦有浅陋之见:与六国以赂败亡国之因相较,秦有“五事”而胜已判矣。
孙子曾言胜负之“五事七计”。“五事”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限于篇幅,仅以五事析所以秦胜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