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后感关于孝敬的整理(22)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孔子还认为尽孝要始终如一,他提出了一个词“色难”。“色”就是脸色、神色。一个人尽一次孝并不难,难得是始终孝字当先、不厌其烦。朱熹对“色难”一词有精辟的见解:“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尔,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无论伺奉父母的活多脏、多累,无论父母有多唠叨,在父母面前,始终不改色,和悦如一,这才是真正的孝。正如孔子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又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后一句是说,父母的年龄生日不可不记得,父母每过生日,既为生辰而喜,又为增岁而惧。
孝还表现在自个好好做人,不辱没先人。这是孔子对尽孝的另一个要求。他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那么孔子为何要彰扬孝道呢?
《论语》里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了句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的弟子曾子也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孝是人性之根本,人不孝敬父母,则与犬马无别。孝是人性善与恶之间的一道堤坝,彰扬孝道,就是彰扬人性,彰扬社会道德。孝顺父母的人,充满人性,心中有德,很少会干出犯上作乱、作奸犯科的事。相反,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能孝顺的人,已无人性和廉耻之心,什么样的坏事干不出来呢?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又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后一句是说,父母的年龄生日不可不记得,父母每过生日,既为生辰而喜,又为增岁而惧。
孝还表现在自个好好做人,不辱没先人。这是孔子对尽孝的另一个要求。他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那么孔子为何要彰扬孝道呢?
《论语》里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了句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的弟子曾子也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孝是人性之根本,人不孝敬父母,则与犬马无别。孝是人性善与恶之间的一道堤坝,彰扬孝道,就是彰扬人性,彰扬社会道德。孝顺父母的人,充满人性,心中有德,很少会干出犯上作乱、作奸犯科的事。相反,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能孝顺的人,已无人性和廉耻之心,什么样的坏事干不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