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诸葛亮隆中对读后感锦集(2)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隆中对读后感1
东汉末年,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在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善于透过现状,掌握全局,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诸葛亮的崇高智慧和科学预见,并非天性而来,而是建筑在对现实的深入观察和了解,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对历史经验总结基础之上的。
有了隆中对才有了三国的历史,才有了刘备、诸葛亮的青史留名,才有了让后人荡气回肠的三国历史风云。
《隆中对》告诉我们:一个创造性的人才第一要有很好的智力,包括知识和他的各种能力,不仅要求他本人的智商要高,知识面要广,而且需要不断地勤奋学习,不断丰富自己,才能达到思维和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正如孙子兵法上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第二就是要有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的能力。也就是说你的知识再丰富,没有发挥出来,应用于社会事业的建设,也等于零,就算不上真正的人才,当然更不会像诸葛亮一样名垂青史了。
隆中对读后感2
读诸葛亮的《隆中对》,研究一下诸葛亮如何为刘备筹划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战略步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今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启示。
刘备出道,到诸葛亮出山之前,基本上是一无所有。他的兵少得可怜,打点小仗就要向人家借兵;他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就像无家可归的孩子,寄宿街头;他没有像样的战功,只打了几次小仗,等到要与袁术、吕布、曹操这些人交锋时,就傻了眼;他的名气也不大,袁术就极为不屑地对人道: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人,却在《隆中对》战略思想指导下,按照诸葛亮设计的战略步骤行事,创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蜀国,造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这不能不使人深切地感到,明确的战略目标,正确的战略措施,对开创事业,壮大力量,发展自己的极端重要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