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肃故事读后感汇合(70)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方言则兼各国,算学则讲代数、对数,于是化学、医术、政治以次而及,馀事仿此。大学堂又有加焉。小学、中学、大学又各分为两三等,期满以后,考其等第,给予执照。国家欲用人才,则取之于学堂,验其学堂之凭据,则知其任何官职而授之,是以官无不习之事,士无无用之学。其学堂所读之书则由师儒纂之,学部定之,颁于国中,数年之后或应增减订正,则随时修改之。其学堂之费率皆出地方绅富之捐集,而国家略发官款以补助之,入学堂者但求成才,不求膏火,每人月须纳金若干,以为饮食束修之费,贫家少纳,富家多纳。其官绅所筹学堂之费,专为建堂延师,购书制器之用,不为学生膏奖。〔亦有义学,以教极贫子弟,学生出赀甚微,然义学甚少,所教极浅〕来学者既已出费,则必欲有所得而后归,学成之后,仕宦、工商各有生计,自无冻馁。此以教为养之法也。是以一国之内尝有小学数万区,中学数千,大学百数,由费不仰给于官,亦不尽仰给于绅故也,其善有三,出赀来学则不惰,志不在利则无争,官不多费则学广。
苏子瞻沮新法学校之说曰:“必将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养游士。”如西法所为,可无多费之虞矣。王介甫悔新法学校之误曰:“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如西法所为,可无变为学究之患矣。凡东西洋各国立学之法,用人之法,小异而大同,吾将以为学式。
广译第五
十年以来,各省学堂尝延西人为教习矣,然有二弊。师生言语不通,恃翻译为枢纽,译者学多浅陋,或仅习其语而不能通其学,传达失真,豪厘千里,其不解者则以意删减之改易之,此一弊也。即使译者善矣,而洋教习所授,每日不过两三时,所教不过一两事,西人积习,往往故作迟缓,不尽其技,以久其期,故有一加减法而教一年者矣。即使师不惮劳,而一西人之学能有几何,一西师之费已为巨款。以故学堂虽建,迄少成材,朱子所谓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者也,此二弊也。前一弊学不能精,后一弊学不能多,至机器制造局厂用西人为工师,华匠不通洋文,仅凭一二翻译者,其弊亦同。尝考三代即讲译学,《周书》有舌人,《周礼》有象胥、诵训,扬雄录别国方言,朱酺译西南夷乐歌,于谨兼通数国言语,《隋志》有国语杂文、鲜卑号令、婆罗门书、扶南胡书、外国书,近人若邵阳魏源于道光之季译外国各书、各新闻报为《海国图志》,是为中国知西政之始。
苏子瞻沮新法学校之说曰:“必将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养游士。”如西法所为,可无多费之虞矣。王介甫悔新法学校之误曰:“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如西法所为,可无变为学究之患矣。凡东西洋各国立学之法,用人之法,小异而大同,吾将以为学式。
广译第五
十年以来,各省学堂尝延西人为教习矣,然有二弊。师生言语不通,恃翻译为枢纽,译者学多浅陋,或仅习其语而不能通其学,传达失真,豪厘千里,其不解者则以意删减之改易之,此一弊也。即使译者善矣,而洋教习所授,每日不过两三时,所教不过一两事,西人积习,往往故作迟缓,不尽其技,以久其期,故有一加减法而教一年者矣。即使师不惮劳,而一西人之学能有几何,一西师之费已为巨款。以故学堂虽建,迄少成材,朱子所谓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者也,此二弊也。前一弊学不能精,后一弊学不能多,至机器制造局厂用西人为工师,华匠不通洋文,仅凭一二翻译者,其弊亦同。尝考三代即讲译学,《周书》有舌人,《周礼》有象胥、诵训,扬雄录别国方言,朱酺译西南夷乐歌,于谨兼通数国言语,《隋志》有国语杂文、鲜卑号令、婆罗门书、扶南胡书、外国书,近人若邵阳魏源于道光之季译外国各书、各新闻报为《海国图志》,是为中国知西政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