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读后感600字汇聚(18)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贵州省情论文篇2
摘要:
贵州是伟大祖国怀抱中的一块宝地,位于大西南的东南前沿,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当你看到侗族的鼓楼,唱过苗族的水酒,穿过布依族的土布,睡过水族的木屋后,你会发现这里是民族平等,互助、和谐的大家庭,又是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百花园,更是充满发展潜力的内陆山区省份;当你游过苍山幽深的原始森林,走过紫红色沉着艳丽的泥土,穿过万千多次的瀑布群,探过竭尽人类所有幻想溶洞时,你会发现,这里是自然资源的宝库,又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光独特的旅游地。更是回归自然,避暑休闲,生活居住的人间天堂。
关键词:
悠久历史;和谐;民族文化;避暑之都;经济腾飞
看不到大漠黄沙,听不到侬细雨,没有江南的秀丽玲珑或是塞北的豪气冲天,也没有青藏的明媚与神话,但贵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个拥有独特韵味的神秘之地。
一、贵州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
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春秋时期,当时在贵州境内有牂牁古国,并与中原有交往。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夷地区的大国。秦汉以后,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逐步建立。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明代,贵州建省。清代,贵州疆域基本形成。
据1973年至1974进行的考古发据,共出土制品4000余件,动物化石23种。因其石器加工特殊,文化独具面貌,被命名为“观音洞文化”。1984年7月至9月,贵州文化考古部门,在黔西西北的毕节县境,发据了古文化——瓦窖遗址。
春秋时期,西南夷地区存在着若干地方割地政权,或称“国”、或称“邑”。这些“国”或“邑”都是由古老的原始部落逐步发展而成的。春秋后期,夜郎国发展成为西南最大的地方国。
摘要:
贵州是伟大祖国怀抱中的一块宝地,位于大西南的东南前沿,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当你看到侗族的鼓楼,唱过苗族的水酒,穿过布依族的土布,睡过水族的木屋后,你会发现这里是民族平等,互助、和谐的大家庭,又是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百花园,更是充满发展潜力的内陆山区省份;当你游过苍山幽深的原始森林,走过紫红色沉着艳丽的泥土,穿过万千多次的瀑布群,探过竭尽人类所有幻想溶洞时,你会发现,这里是自然资源的宝库,又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光独特的旅游地。更是回归自然,避暑休闲,生活居住的人间天堂。
关键词:
悠久历史;和谐;民族文化;避暑之都;经济腾飞
看不到大漠黄沙,听不到侬细雨,没有江南的秀丽玲珑或是塞北的豪气冲天,也没有青藏的明媚与神话,但贵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个拥有独特韵味的神秘之地。
一、贵州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
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春秋时期,当时在贵州境内有牂牁古国,并与中原有交往。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夷地区的大国。秦汉以后,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逐步建立。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明代,贵州建省。清代,贵州疆域基本形成。
据1973年至1974进行的考古发据,共出土制品4000余件,动物化石23种。因其石器加工特殊,文化独具面貌,被命名为“观音洞文化”。1984年7月至9月,贵州文化考古部门,在黔西西北的毕节县境,发据了古文化——瓦窖遗址。
春秋时期,西南夷地区存在着若干地方割地政权,或称“国”、或称“邑”。这些“国”或“邑”都是由古老的原始部落逐步发展而成的。春秋后期,夜郎国发展成为西南最大的地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