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的困境读后感收集(192)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第19篇:《遇见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用讲故事的方式,仔细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灵成长历程,从而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地揭示了深陷泥淖的普罗大众应该如何突破各种心灵枷锁,从而找到最本质的真我,也就是那个苦求不得的自己。
结构很清晰,开篇先是点题,我们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一个未知的自己,苦苦寻找爱、喜悦、和平而不能得之。从而引出全书的主旨,为了“遇见”这个未知的自己,我们需要从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四个方面依次去寻找这个心灵成长的方法论。最终的结论是,身体需要联结,情绪需要臣服,思想需要定静和观照,身份认同需要觉察。在一系列的探索过程中,心理学的涉及面很广,包括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饮食与运动对自我修炼的影响、情绪与身体能量的相互影响、投射原理等等,甚至有一小部分探索了家庭教育、生命知识、宇宙能量之类的简单讨论。
这本书整体上给我的感觉是很全面细腻,而且很真实,作者毫不避讳任何人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都可能产生的一些曲折性甚至是失败。而且语言风格是很有具有故事性的,有细腻的人物刻画,很好的帮助理解了本来很深刻的道理,所以读来并不会生涩,引人入胜
但是就书中的内容来说,却总有一种感觉——作者借鉴并融合了很多已有哲学思想或者著作的内容,进而进行组合,杂糅到这样一个论题下进行二次生产,包括荣格心理学、《秘密》和灵修原理等等。当然也加入了很多个人经历中的领悟,从而诞生了一条全新的思想体系。有时候甚至感觉到了作者为自圆其说,而刻意为之的痕迹。尤其是到最后关于心想事成的部分时,有一点脱题超纲,对于一个很理性的经济社会人且没有接触过相关灵修成长课程的人来说,恐怕会有论据不全,说服力不足的感受。
关于本书,有几个存疑点。首先,我看的这本书是2012年再版的,最后三章的增编部分,似乎是为了后面基本书做铺垫的,至少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脱离了此书最开始的立意,大有重新立意而不承接主旨的感觉。其次,有关于,身体能量等与常规科学不相符问题,应该如何去验证真伪,是另外一回事了,空说无凭,不能深刻感受。最后,关于个人成长的问题,很多东西恐怕还是引人而异的,所以最后身体力行去不断验证和修正。当然有的验证是不能带有存疑的去做的,甚是有趣。
用讲故事的方式,仔细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灵成长历程,从而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地揭示了深陷泥淖的普罗大众应该如何突破各种心灵枷锁,从而找到最本质的真我,也就是那个苦求不得的自己。
结构很清晰,开篇先是点题,我们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一个未知的自己,苦苦寻找爱、喜悦、和平而不能得之。从而引出全书的主旨,为了“遇见”这个未知的自己,我们需要从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四个方面依次去寻找这个心灵成长的方法论。最终的结论是,身体需要联结,情绪需要臣服,思想需要定静和观照,身份认同需要觉察。在一系列的探索过程中,心理学的涉及面很广,包括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饮食与运动对自我修炼的影响、情绪与身体能量的相互影响、投射原理等等,甚至有一小部分探索了家庭教育、生命知识、宇宙能量之类的简单讨论。
这本书整体上给我的感觉是很全面细腻,而且很真实,作者毫不避讳任何人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都可能产生的一些曲折性甚至是失败。而且语言风格是很有具有故事性的,有细腻的人物刻画,很好的帮助理解了本来很深刻的道理,所以读来并不会生涩,引人入胜
但是就书中的内容来说,却总有一种感觉——作者借鉴并融合了很多已有哲学思想或者著作的内容,进而进行组合,杂糅到这样一个论题下进行二次生产,包括荣格心理学、《秘密》和灵修原理等等。当然也加入了很多个人经历中的领悟,从而诞生了一条全新的思想体系。有时候甚至感觉到了作者为自圆其说,而刻意为之的痕迹。尤其是到最后关于心想事成的部分时,有一点脱题超纲,对于一个很理性的经济社会人且没有接触过相关灵修成长课程的人来说,恐怕会有论据不全,说服力不足的感受。
关于本书,有几个存疑点。首先,我看的这本书是2012年再版的,最后三章的增编部分,似乎是为了后面基本书做铺垫的,至少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脱离了此书最开始的立意,大有重新立意而不承接主旨的感觉。其次,有关于,身体能量等与常规科学不相符问题,应该如何去验证真伪,是另外一回事了,空说无凭,不能深刻感受。最后,关于个人成长的问题,很多东西恐怕还是引人而异的,所以最后身体力行去不断验证和修正。当然有的验证是不能带有存疑的去做的,甚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