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诗话集读后感精选(6)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之前讲授《春江花月夜》,思维仍然脱离不了"春、江、花、月、夜"五字的拘囿,笼统讲授此文写了五种景象。今日再观之,蓦然惊觉自身受限于固有思维。虽说比诗内容写及"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实则是要突出"月"这一意象重心。换句话说,《春江花月夜》一诗,是以"月"为核心的。读此诗,重心应该关注在"月"上。
为何此诗解读的重心在"月"上?
清朝王尧衢概括总结此诗的一个特点是:"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亦只二见。"从王尧衢的点评中,直接指出"月"这个意象在诗中所占的分量。当然,王尧衢指出字面上与"月"有关的共十五处。这似乎从数字上说明了与"月"有关的内容在直观数字上的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除了字面上直接体现写月的内容外,还有好些文句是侧面来写月亮的。
例如"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两句,按一般生活常识,"流霜""白沙"应该会反射月光,而此处有"流霜"而"不觉飞",有"白沙"而看不见,是侧面写月光。月光实在是太亮了,以致眼中所见只有月光。又如"江天一色无纤尘"句,江天如何才能成"一色",如何才能有如此空灵洁净的视觉效果?只能在皎洁的月光之下,万事万物笼罩在月色之下,才能表现出这样充满美与想象的视觉效果。因此,这句诗歌还是在暗示写月亮。诸如此类的诗句,诗歌中还有不少。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地说,这首《春江花月夜》的核心内容在于"月",解读这首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月".
既然这首诗歌的核心是"月",那么"春、江、花、夜"的出现又有何作用?我们可以把其余四个意象作为"月"的陪衬。例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水的出现就是为了引出"共潮生"的月亮。换个角度出发,"春、江、花、夜"都是月亮出现的背景,都是为彰显"月"服务的。
张若虚集中笔力突出"月"的地位,到底为何?通过梳理文本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作用。
为何此诗解读的重心在"月"上?
清朝王尧衢概括总结此诗的一个特点是:"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亦只二见。"从王尧衢的点评中,直接指出"月"这个意象在诗中所占的分量。当然,王尧衢指出字面上与"月"有关的共十五处。这似乎从数字上说明了与"月"有关的内容在直观数字上的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除了字面上直接体现写月的内容外,还有好些文句是侧面来写月亮的。
例如"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两句,按一般生活常识,"流霜""白沙"应该会反射月光,而此处有"流霜"而"不觉飞",有"白沙"而看不见,是侧面写月光。月光实在是太亮了,以致眼中所见只有月光。又如"江天一色无纤尘"句,江天如何才能成"一色",如何才能有如此空灵洁净的视觉效果?只能在皎洁的月光之下,万事万物笼罩在月色之下,才能表现出这样充满美与想象的视觉效果。因此,这句诗歌还是在暗示写月亮。诸如此类的诗句,诗歌中还有不少。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地说,这首《春江花月夜》的核心内容在于"月",解读这首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月".
既然这首诗歌的核心是"月",那么"春、江、花、夜"的出现又有何作用?我们可以把其余四个意象作为"月"的陪衬。例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水的出现就是为了引出"共潮生"的月亮。换个角度出发,"春、江、花、夜"都是月亮出现的背景,都是为彰显"月"服务的。
张若虚集中笔力突出"月"的地位,到底为何?通过梳理文本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