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暗算读后感汇编(6)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世界小姐张梓琳选择为女儿朗读,她读了《愿你慢慢长大》,这段里有个特别美好的祝愿,张梓琳对女儿说:愿你一生一世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最后也是最美的一段: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三种语言为老师朗读文学经典。我个人超爱这一段访谈:许渊冲老人简直太可爱了,用一生时间搭建世界文化桥梁,却难得的保有一颗赤子之心——96岁才收到年轻时追逐的女同学的回复,甚是高兴;讲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别丢掉》,简直流出眼泪来……
这总体的感觉是,虽然访谈环节比较硬,有一种《艺术人生》的调子,但整体信息量很大,看完不白看。
能看得出节目花了心思,也做了很多准备。
因为都是关于“读”的节目,网友确实不可避免地会把这档节目和《见字如面》作比较。但在我看来,看多了体能类和明星类的综艺,感觉文学性的综艺节目还是少,越多越好。现在就那么几个能叫出号的,大家自己就别互相撕了……
更令我感兴趣的,是《朗读者》栏目组做了个亭子,找素人进去朗读。
2017年《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二: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本周末,《朗读者》将迎来第三期的播出,而这次的主题是“选择”。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华彩,每个人生都面临多样的选择,才女徐静蕾、演员王千源、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艾滋病学校校长郭小平、“最美村官”秦玥飞、汉字叔叔理查德等嘉宾,将与观众分享“选择”的故事。
影帝王千源回忆拍摄电影《钢的琴》时的辛酸事
2011年,王千源凭借《钢的琴》在东京电影节上成为了新科影帝,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当初拍摄这部电影时因为资金问题曾一度停拍,原本30天的周期一下子到了60天,王千源在节目里回忆说道:“当时已经接了姜伟导演的《借枪》,片酬都提前拿到了,他还为我戏中的角色专门做了十几套衣服。但最后还是把《借枪》的片酬退了,选择继续演《钢的琴》。”
最后也是最美的一段: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三种语言为老师朗读文学经典。我个人超爱这一段访谈:许渊冲老人简直太可爱了,用一生时间搭建世界文化桥梁,却难得的保有一颗赤子之心——96岁才收到年轻时追逐的女同学的回复,甚是高兴;讲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别丢掉》,简直流出眼泪来……
这总体的感觉是,虽然访谈环节比较硬,有一种《艺术人生》的调子,但整体信息量很大,看完不白看。
能看得出节目花了心思,也做了很多准备。
因为都是关于“读”的节目,网友确实不可避免地会把这档节目和《见字如面》作比较。但在我看来,看多了体能类和明星类的综艺,感觉文学性的综艺节目还是少,越多越好。现在就那么几个能叫出号的,大家自己就别互相撕了……
更令我感兴趣的,是《朗读者》栏目组做了个亭子,找素人进去朗读。
2017年《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二: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本周末,《朗读者》将迎来第三期的播出,而这次的主题是“选择”。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华彩,每个人生都面临多样的选择,才女徐静蕾、演员王千源、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艾滋病学校校长郭小平、“最美村官”秦玥飞、汉字叔叔理查德等嘉宾,将与观众分享“选择”的故事。
影帝王千源回忆拍摄电影《钢的琴》时的辛酸事
2011年,王千源凭借《钢的琴》在东京电影节上成为了新科影帝,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当初拍摄这部电影时因为资金问题曾一度停拍,原本30天的周期一下子到了60天,王千源在节目里回忆说道:“当时已经接了姜伟导演的《借枪》,片酬都提前拿到了,他还为我戏中的角色专门做了十几套衣服。但最后还是把《借枪》的片酬退了,选择继续演《钢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