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侃录456读后感集锦(6)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
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4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传习录》
王阳明对“持志”的比喻简单、直接、有意思。简单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持志说的多高大上,没因为它是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把它说的与现实脱离。直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感受到疼痛的时候,最常见的胃疼,牙疼。疼起来的时候哪有心思想别的事情。有意思是因为他举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胁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时候才能威胁到生命。牙疼的时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过去了。心痛的时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过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让我们专注,但疼痛背后能带来的后果更让我们谨慎。
我就在想,我对于自己的志向有没有像对待心痛那样时刻警惕。答案是没有。我依旧有闲暇时间去忙一些跟志向没有关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说明我对自己志向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绝对强烈的意愿。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
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4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传习录》
王阳明对“持志”的比喻简单、直接、有意思。简单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持志说的多高大上,没因为它是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把它说的与现实脱离。直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感受到疼痛的时候,最常见的胃疼,牙疼。疼起来的时候哪有心思想别的事情。有意思是因为他举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胁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时候才能威胁到生命。牙疼的时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过去了。心痛的时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过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让我们专注,但疼痛背后能带来的后果更让我们谨慎。
我就在想,我对于自己的志向有没有像对待心痛那样时刻警惕。答案是没有。我依旧有闲暇时间去忙一些跟志向没有关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说明我对自己志向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绝对强烈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