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腾讯转吴晓波的读后感细选(6)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他下面的一个从金山软件进入腾讯的负责人唐沐,描绘金山和腾讯的不同时说:软件开发常常以年为单位。但2003年进入腾讯之初,我就被这家公司的敏捷震惊了——一个月一个版本!
在早期的OICQ阶段,产品一周就可更新三代。而更新速度的背后是,马化腾的勤奋。2007年,张小龙主刀QQ邮箱的改版,这在当时的腾讯体系内是一个非常边缘化的产品,而马化腾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与他的团队来往了1300多份邮件。
吴晓波善于描述经典生动的细节,但正通过这些细节,我看到了伟大背后的东西。直指人心,唯快不破是腾讯和马化腾成功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看,马化腾就足以让我们敬畏了。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篇3
年前被《腾讯传》这本书炒得沸沸扬扬,我没有买到,春节回家的火车上遇到一个男生,手捧腾讯传勾勾画画。那会我为轻装简行背着一个大背包,连衣服也没多带,包里装满了我工作第一年为家人买的礼物,此外就是手机里一连串的电影电视,眼睁睁看着别人捧完一本又一本书,应和着火车的长鸣声,昏昏欲睡。
读《腾讯传》之前与朋友说起,朋友手贱给我搜索了连篇书评,书评褒贬极端得厉害,朋友说:这样不好,没看书先看了书评,这就先入为主了。但看书还是有趣,通常我看书喜欢边看边吐槽,看完吐槽完也就全忘了。
对书评的思考
尖锐的读者们对这本书批评最多的一点,就是虎头蛇尾。这本书前三分之一的好,大家都是公认的,后半部分却说成了一种堆积,名言警句、事实片段,以及大片大片演讲稿的引用,干巴巴的信息罗列,与前半部分小说形式的语言风格和煽情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对时下最热门、发展现状一片叫好、发展势头也最猛的微信的一笔带过,也为人所诟病。
不过看完全书,我想了想自觉或许明白了些:《腾讯传》是从2011年开始准备、采访、着手的,一直准备了5年,原定2013年出版一直推迟到2016年年底,才算“勉强完成”。而微信是从2011年才推出的,这期间微信发展迅猛,作者根本来不及采访、应对、整理、构思。并且对于本书后半部分正在发生、发展的事、物,作者也根本无法用如今看10年前一样,用历史的眼光,系统地分析、阐释。
在早期的OICQ阶段,产品一周就可更新三代。而更新速度的背后是,马化腾的勤奋。2007年,张小龙主刀QQ邮箱的改版,这在当时的腾讯体系内是一个非常边缘化的产品,而马化腾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与他的团队来往了1300多份邮件。
吴晓波善于描述经典生动的细节,但正通过这些细节,我看到了伟大背后的东西。直指人心,唯快不破是腾讯和马化腾成功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看,马化腾就足以让我们敬畏了。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篇3
年前被《腾讯传》这本书炒得沸沸扬扬,我没有买到,春节回家的火车上遇到一个男生,手捧腾讯传勾勾画画。那会我为轻装简行背着一个大背包,连衣服也没多带,包里装满了我工作第一年为家人买的礼物,此外就是手机里一连串的电影电视,眼睁睁看着别人捧完一本又一本书,应和着火车的长鸣声,昏昏欲睡。
读《腾讯传》之前与朋友说起,朋友手贱给我搜索了连篇书评,书评褒贬极端得厉害,朋友说:这样不好,没看书先看了书评,这就先入为主了。但看书还是有趣,通常我看书喜欢边看边吐槽,看完吐槽完也就全忘了。
对书评的思考
尖锐的读者们对这本书批评最多的一点,就是虎头蛇尾。这本书前三分之一的好,大家都是公认的,后半部分却说成了一种堆积,名言警句、事实片段,以及大片大片演讲稿的引用,干巴巴的信息罗列,与前半部分小说形式的语言风格和煽情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对时下最热门、发展现状一片叫好、发展势头也最猛的微信的一笔带过,也为人所诟病。
不过看完全书,我想了想自觉或许明白了些:《腾讯传》是从2011年开始准备、采访、着手的,一直准备了5年,原定2013年出版一直推迟到2016年年底,才算“勉强完成”。而微信是从2011年才推出的,这期间微信发展迅猛,作者根本来不及采访、应对、整理、构思。并且对于本书后半部分正在发生、发展的事、物,作者也根本无法用如今看10年前一样,用历史的眼光,系统地分析、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