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马克思读后感300字摘录(30)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再说说压力,压力最终的来源肯定是自身。而真正活明白的人,想清楚的人是不会为难自己,更不会为难他人。一切随缘。就像我去粘鸟,如果粘到了,就是下酒菜。如果飞了,就是放生。每一种结果,我都是受益,我有压力么?我没有。为什么你有压力呢?我看过易中天的书,他很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压力来源于过于注意。也就是“迷”,因为“迷”,才“执”。因为“执”,所以才“不悟”。大家都知道,“佛”真正的含义是“觉悟”。佛是悟了,而人仍在迷,这就是不能成佛的原因。佛就不抱怨,在佛的心里,没有什么可以干扰他,做到了内心的真正平静。
我琢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先学会不哭,不哭,就去掉了悲伤的情绪。再学会不怒,再学会不抱怨就快了。你又会说,你说得好听,我是什么都不追求了,我也不抱怨了,可是老婆孩子谁给养活?哎,这不还是“迷”么?用一种方式去解释所有问题的人,不是迷么?要么追求的执着,要么放弃的彻底。我最终的体会是:修性不修身。身是安身立命之本,代表人活的价值。不修身,才可以过得好,有地位,有意义。性是内心,修性就是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顺天命,修炼内心的安定。
很多人说我喜欢笑,其实这是发自我内心的快乐与安宁。我享受奋斗追求的过程,至于是否有收获那就随缘,不计较。就像毛主席说: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其乐无穷。当然现在并没有什么阶级敌人,但是这种追求得过程其实比结果更让人陶醉。而对于结果怎么看呢?如果得到了,那就称心如意。没得到怎么办?想想中学时为了当班长而争斗,现在看看,有意义么?退休后,想想为了一官半职而争斗,有意义么?唯一剩下的有价值回忆无非是争斗的过程而已。这又有新问题的出现,无欲可能刚,也可能过柔。曾国藩的《挺经》里说过:软则亦靡、刚则亦断。个中的度,自己把握吧。不要激进的功力,不能怯懦的回避,这两种性格都是会产生抱怨的土壤。
学会不抱怨,是内心的修炼,和自己做朋友,调节自己。就如同我,已三十,“三十而立”了。可能有些人会理解为人到三十,应该可以面对一切的困难。但,我的理解却是应该知道怎样追求自己的人生。当我以内心的平静看待世俗的纷乱时,我又有什么抱怨的呢?无论多绚烂的世界里,依然有自我。
我琢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先学会不哭,不哭,就去掉了悲伤的情绪。再学会不怒,再学会不抱怨就快了。你又会说,你说得好听,我是什么都不追求了,我也不抱怨了,可是老婆孩子谁给养活?哎,这不还是“迷”么?用一种方式去解释所有问题的人,不是迷么?要么追求的执着,要么放弃的彻底。我最终的体会是:修性不修身。身是安身立命之本,代表人活的价值。不修身,才可以过得好,有地位,有意义。性是内心,修性就是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顺天命,修炼内心的安定。
很多人说我喜欢笑,其实这是发自我内心的快乐与安宁。我享受奋斗追求的过程,至于是否有收获那就随缘,不计较。就像毛主席说: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其乐无穷。当然现在并没有什么阶级敌人,但是这种追求得过程其实比结果更让人陶醉。而对于结果怎么看呢?如果得到了,那就称心如意。没得到怎么办?想想中学时为了当班长而争斗,现在看看,有意义么?退休后,想想为了一官半职而争斗,有意义么?唯一剩下的有价值回忆无非是争斗的过程而已。这又有新问题的出现,无欲可能刚,也可能过柔。曾国藩的《挺经》里说过:软则亦靡、刚则亦断。个中的度,自己把握吧。不要激进的功力,不能怯懦的回避,这两种性格都是会产生抱怨的土壤。
学会不抱怨,是内心的修炼,和自己做朋友,调节自己。就如同我,已三十,“三十而立”了。可能有些人会理解为人到三十,应该可以面对一切的困难。但,我的理解却是应该知道怎样追求自己的人生。当我以内心的平静看待世俗的纷乱时,我又有什么抱怨的呢?无论多绚烂的世界里,依然有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