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谈文学读后感汇集(2)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在诗文的河边——朱自清谈文学》读后感1
“对于需要一点语文训练和写作修养的人,他的文章确实堪称典范。”著名文学家、教育学家叶圣陶如是评朱自清。你可能不需以写作为生,但一手好文采将为你的工作和生活增添别样色彩,听朱自清讲文学,提升你的文学修养。
《在诗文的河边——朱自清谈文学》整理朱自清有关文学的论述,涉及古今多种体裁,其独到的文学解读,为读者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助力。对于“什么是文学”这个哲学性问题,大家都愿意知道,愿意回答,但作者说“也许根本不会有定论,因为文学的定论得根据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是随时代演变,随时代堆积的。因演变而质有不同,因堆积而量有不同”。文中提到胡适之先生也曾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便是文学”,“界说”一说,仔细切实,是文学实践和精神总合一席华衣,中华古今之文学流意于字义,感念于内心,再结合古代文体发展和英国德莱登思想对比,我们大概能够理解胡适之先生的.文学意念,点头说如此如此。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朱自清的“论书生的酸气”,一介书生,正因为清高,常常被人们嘲讽,冠以“书呆子”“迂腐”等扎眼词语,亘古恒今书生认知被固化了,书生过分执着于书本知识,墨守成规,于此落下了话柄。“寒酸”一词也是形容书生的,本无尖酸刻薄之意,仅只表达文人失意失落之感,后来也被曲解字词意义。作为新时代读书人,对于从前对读书人的曲解含义也是十分愤愤不平。朱自清先生说书生气味酸在语调音调声调,吱吱有声,文绉绉。其实这才是古文该有的韵味。
我反复阅读的《在诗文的河边——朱自清谈文学》全书由33个篇目组成,上至文学总概念,下到朱自清先生展现各个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用比喻、拟人,细腻深切地描绘,文字优美、意境幽清深远或是用强劲有力的词语解读文学,让人获益匪浅。
《在诗文的河边——朱自清谈文学》读后感2
不要,我的家人也不要。即使让我去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上帝作证,我也不要再挨饿了。”在小说的后半部,她为了家人,不惜牺牲自己,坚强地担负起了维护家族的责任,表现出了女性性格中的那种坚韧与勇气,这让我非常敬佩。无论深处多么艰难的境遇,都要勇敢地去面对,一切都会过去,这是《飘》这部小说里的斯嘉丽给我最有意义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