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初出茅庐读后感50字锦集(4)
2022-06-20 来源:百合文库
9、洛阳纸贵(左思)
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0、背水一战(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释义: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11、闻鸡起舞(祖逖)
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2、初出茅庐(诸葛亮)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释义: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
13、完璧归赵(蔺相如)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4、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释义: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5、乐不思蜀(刘禅)
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释义: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16、指鹿为马(赵高)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7、画龙点睛(张僧繇)
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0、背水一战(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释义: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11、闻鸡起舞(祖逖)
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2、初出茅庐(诸葛亮)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释义: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
13、完璧归赵(蔺相如)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4、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释义: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5、乐不思蜀(刘禅)
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释义: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16、指鹿为马(赵高)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7、画龙点睛(张僧繇)
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