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观后感1000字汇合(7)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中华民族是个勤劳的民族。应该说,贫困群众没有一个不希望脱贫致富的,绝大多数贫困群众都能在政府扶持、社会帮助下,勤劳致富,过上好日子。但正如笔者见证的那位贫困村民一样,确有少数贫困者在贫困面前失了志气:有的怨天尤人,抱怨自然条件恶劣、山多地少,认为种田种地再累再苦也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却不从自身找原因,也不看看邻里为何能在同等条件下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的怨病自弃,以病为由,自己放弃努力,也不调动甚至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导致一家人长期生活在自怨自艾中,放弃了致富希望;有的怨运不济,种植或养殖项目不幸遭遇天灾人祸,梦碎一刻,便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诸如此类,正如人们所说,富裕的家庭各有各的理由,贫困的家庭各有各的原因。但是,如果是天灾人祸、患上大病等客观一时之因,政府可扶、邻里可帮,贫困可脱;
如果是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等主观常态之因,政府投入再大、邻里帮助再多,也无济于事,贫困难脱。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贫困是座大山,但这座大山再高,也高不过人的志气,高不过人的自强。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人,物质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困。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志气、才能自强,在脱贫上依靠“扶”而不全赖“扶”。
扶贫理论上,有个“贫困陷阱”,即贫穷会成为贫穷的理由:因为穷,有致富的机会没有钱投入,把握不住增收的机会;因为穷,受到的歧视多、打击多,容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因为穷,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下一代还会穷。如果跳不出“贫困陷阱”,即使一时脱了贫,也容易返贫。扶贫实践中,有个贫困“依赖症”,即“等、靠、要”,虽然这是少数贫困群众的贫困“痼疾”,但个体带来的影响却不利于整体脱贫致富。 “等、靠、要”,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汉行为,等,等不来真正的富裕;要,要不来一生的幸福;靠,“靠山山会崩,靠树树会倒”。幸福不会从天降,扶贫当先扶其志,摘掉贫困帽子,最好的办法,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我反省;与其陷在阱中,不如效法榜样;与其自暴自弃,不如发愤图强;与其苦熬坐等,不如苦干巧干,“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不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如果是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等主观常态之因,政府投入再大、邻里帮助再多,也无济于事,贫困难脱。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贫困是座大山,但这座大山再高,也高不过人的志气,高不过人的自强。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人,物质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困。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志气、才能自强,在脱贫上依靠“扶”而不全赖“扶”。
扶贫理论上,有个“贫困陷阱”,即贫穷会成为贫穷的理由:因为穷,有致富的机会没有钱投入,把握不住增收的机会;因为穷,受到的歧视多、打击多,容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因为穷,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下一代还会穷。如果跳不出“贫困陷阱”,即使一时脱了贫,也容易返贫。扶贫实践中,有个贫困“依赖症”,即“等、靠、要”,虽然这是少数贫困群众的贫困“痼疾”,但个体带来的影响却不利于整体脱贫致富。 “等、靠、要”,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汉行为,等,等不来真正的富裕;要,要不来一生的幸福;靠,“靠山山会崩,靠树树会倒”。幸福不会从天降,扶贫当先扶其志,摘掉贫困帽子,最好的办法,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我反省;与其陷在阱中,不如效法榜样;与其自暴自弃,不如发愤图强;与其苦熬坐等,不如苦干巧干,“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不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