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揭开宇宙之谜观后感收集(54)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在寒假期间我看了一些诸子百家的经典,其中认真学习了道家的《道德经》,虽然理解了不少道家的思想,但是老子高深的古典辩证哲学思想并不是光看这些文字以及一个寒假的时间就能理解透彻,并且运用于实际的。
读《道德经》,首先就是要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老子自己就说过,“道”这东西,它大大超越了知识的层面,所以我们不能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来衡量、来解释,我们必须要突破知识的限制,随老子一起站在局外来看这个世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视野才没有死角,我们才能够理解“道”的永恒。然而这个在看《道德经》前就应该有所准备的过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所以无数人都看不懂,完全无法理解,于是自下定论,认为这是老子的一出恶作剧,故作玄虚。
在有了这样一个大概的理解准备后我们再看《道德经》,于是可以感到,老子的思想是围绕着“道”这一观念展开的。老子所说的“道”,并非人们通常所讲的道路、规律、天之道或人之道,而是既“无名”,又“有名”的一个实体。他所说的“名”,也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名称或名字,而是与实际内容相对应的形式和形态。老子的“道”一方面“寂兮”、“寥兮”、“恍兮”、“惚兮”,寂静无声,空虚无形。另一方面,它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是一实实在在的事物,有具体的形象。显然,老子所说的“道”是一客观存在的实体。这个浑然一体、不可割裂的东西,先于天地而生。它独立存在,永远也不会改变。它具有实体及其法则或规律这二方面的意义。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甚信”,含有真实可信的事物的本质。“道”产生万物,万物其中有“信”,含有真实可信的事物本质。“道”产生万物,万物产生后又向它回归。“道”好似万物的宗主,它是万物的汇归之地,万物都归附于它。“道”在万物中的体现称作“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的样子,一切以“道”为转移。天得到它就澄清,地得到它就安宁,神得到它就灵验,川谷得到它就盈满,侯王得到它就成为天下的君长。“道法自然”,它是自然的缩影和化身,是大自然及其规律的代名词。
读《道德经》,首先就是要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老子自己就说过,“道”这东西,它大大超越了知识的层面,所以我们不能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来衡量、来解释,我们必须要突破知识的限制,随老子一起站在局外来看这个世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视野才没有死角,我们才能够理解“道”的永恒。然而这个在看《道德经》前就应该有所准备的过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所以无数人都看不懂,完全无法理解,于是自下定论,认为这是老子的一出恶作剧,故作玄虚。
在有了这样一个大概的理解准备后我们再看《道德经》,于是可以感到,老子的思想是围绕着“道”这一观念展开的。老子所说的“道”,并非人们通常所讲的道路、规律、天之道或人之道,而是既“无名”,又“有名”的一个实体。他所说的“名”,也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名称或名字,而是与实际内容相对应的形式和形态。老子的“道”一方面“寂兮”、“寥兮”、“恍兮”、“惚兮”,寂静无声,空虚无形。另一方面,它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是一实实在在的事物,有具体的形象。显然,老子所说的“道”是一客观存在的实体。这个浑然一体、不可割裂的东西,先于天地而生。它独立存在,永远也不会改变。它具有实体及其法则或规律这二方面的意义。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甚信”,含有真实可信的事物的本质。“道”产生万物,万物其中有“信”,含有真实可信的事物本质。“道”产生万物,万物产生后又向它回归。“道”好似万物的宗主,它是万物的汇归之地,万物都归附于它。“道”在万物中的体现称作“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的样子,一切以“道”为转移。天得到它就澄清,地得到它就安宁,神得到它就灵验,川谷得到它就盈满,侯王得到它就成为天下的君长。“道法自然”,它是自然的缩影和化身,是大自然及其规律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