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论语后的观后感聚集(39)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于丹的心得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谐,什么是无畏。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审视、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这就是于丹心得带给人的美丽!
《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11
从前阵子开始,貌似于丹就很红的样子,学论语也就变得很红的样子。其实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课就学过一点论语,不过大概是我比较愚钝,学过了也没啥心得。最近机缘巧合地拿到这本书,就趁势读了一下想看看于丹教授有啥心得。现在读完了,在此胡乱讲几句。
孔子有“圣人”之称,这个称谓令人肃然起敬。不过孔子的学说给我的感觉也就是:不过如此。老爷子整天念叨些做人要厚道知足、谦逊知礼、尊老爱幼、五讲四美三热爱之类的,虽然说得都没错,但我以为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学问,起码和“圣人”的名头不相符。我接触过一些老太太,当一辈子家庭妇女,打小没上过学(更没学过孔子),但也能讲出些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从这一点来说,我没觉得孔老先生和这些老太太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孔老先生是一个好人(这一点应该没什么问题),心思也比较细腻(站在河岸上就能心生感概),但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没有值得我崇拜的独特的思想。理由很简单:做人要做好人,不要做坏人,类似这样的话人人会说,故不足为奇。
另外孔子对于礼的重视也是我不以为然的。礼这个东西稍微有那么一点就可以了,太讲究就会导致形式大于实质,看上去很美,可没什么实际的好处。形式大于实质正是一种“中国特色”,但我以为这不是个好东西,由此产生的一些古怪现象更是让人喜欢不起来。虽然现在很流行“传承传统文化”的说法,但“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很多时候不过是拒绝改变拒绝进步的借口。
《论语心得》读后感 篇11
从前阵子开始,貌似于丹就很红的样子,学论语也就变得很红的样子。其实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课就学过一点论语,不过大概是我比较愚钝,学过了也没啥心得。最近机缘巧合地拿到这本书,就趁势读了一下想看看于丹教授有啥心得。现在读完了,在此胡乱讲几句。
孔子有“圣人”之称,这个称谓令人肃然起敬。不过孔子的学说给我的感觉也就是:不过如此。老爷子整天念叨些做人要厚道知足、谦逊知礼、尊老爱幼、五讲四美三热爱之类的,虽然说得都没错,但我以为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学问,起码和“圣人”的名头不相符。我接触过一些老太太,当一辈子家庭妇女,打小没上过学(更没学过孔子),但也能讲出些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从这一点来说,我没觉得孔老先生和这些老太太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孔老先生是一个好人(这一点应该没什么问题),心思也比较细腻(站在河岸上就能心生感概),但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没有值得我崇拜的独特的思想。理由很简单:做人要做好人,不要做坏人,类似这样的话人人会说,故不足为奇。
另外孔子对于礼的重视也是我不以为然的。礼这个东西稍微有那么一点就可以了,太讲究就会导致形式大于实质,看上去很美,可没什么实际的好处。形式大于实质正是一种“中国特色”,但我以为这不是个好东西,由此产生的一些古怪现象更是让人喜欢不起来。虽然现在很流行“传承传统文化”的说法,但“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很多时候不过是拒绝改变拒绝进步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