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周期律的观后感汇聚(2)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提问]
(1)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不同点是什么?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它们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于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越来越弱,失电子的能力越来越容易。
(2)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变化规律?
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第36页[表2—1]与[表2-2],总结出碱金属由于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物理性质也有所不同。如:
a、硬度:柔软,有展性,由小到大;
b、密度:由小到大,(K反常)。
c、熔沸点:由高到低,Na略低于水的沸点,K稍高于人的体温,Cs低于人的体温,除汞外,金属中铯的.熔点最低。
五:[归纳]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到结论。①在变化规律中有个别反常现象,如钾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小,②从密度的大小得到锂的密度比煤油小,得到锂保存在石蜡中,而钠钾则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小结]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还原性依次增强。
六:布置作业。
篇二: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教案
本节教材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元素的性质(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以及主要化合价、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然上课的起手式对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有很大的引领作用。
浦东中学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我在化学课上选择性地穿插一点校史,学生颇感意外的同时,也会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比如1945年毛泽东与浦东中学第一任校长黄炎培作了一次关于“历史周期律” 的著名谈话。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这时,我就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能跳出这历史的‘周期律’吗?”
(1)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不同点是什么?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它们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于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越来越弱,失电子的能力越来越容易。
(2)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变化规律?
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第36页[表2—1]与[表2-2],总结出碱金属由于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物理性质也有所不同。如:
a、硬度:柔软,有展性,由小到大;
b、密度:由小到大,(K反常)。
c、熔沸点:由高到低,Na略低于水的沸点,K稍高于人的体温,Cs低于人的体温,除汞外,金属中铯的.熔点最低。
五:[归纳]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到结论。①在变化规律中有个别反常现象,如钾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小,②从密度的大小得到锂的密度比煤油小,得到锂保存在石蜡中,而钠钾则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小结]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还原性依次增强。
六:布置作业。
篇二: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教案
本节教材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元素的性质(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以及主要化合价、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然上课的起手式对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有很大的引领作用。
浦东中学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我在化学课上选择性地穿插一点校史,学生颇感意外的同时,也会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比如1945年毛泽东与浦东中学第一任校长黄炎培作了一次关于“历史周期律” 的著名谈话。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这时,我就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能跳出这历史的‘周期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