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观自在专注当下观后感选录(48)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观自在专注当下观后感选录90句


龙树菩萨说:「把空性执为有自性,是无可救药的错误。」
「五蕴皆空」性空所依之法,依五蕴安立,
(一、所依─有法);所要破除的是其自性
(二、所遮─自性);因为缘起所以性空
(三、所立─空性)。诸法本来即是性空、无自性的状态,并非因为修习而使它无自性。并非我们观修时没有自性,不观修时有自性。《现观庄严论》说:所遮的自性,在任何法中都是没有的,否则空性就不存在了。 「照见」:由听无自性之理思惟之,而安住在无自性的体会中,所以有止观两种修法。
「照见五蕴皆空」的好处是「可以度一切苦厄」,此处有二种解说:
一、因为知性空,破除自性、断除烦恼痛苦;
二、因为一切烦恼痛苦是在戏论当中现起,所以远离一切戏论,就远离了一切痛苦,从烦恼痛苦中解脱。所以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佛说《心经》的缘起,是在灵鹫山中部,为诸菩萨、声闻弟子所围绕,当时观自在菩萨正在观修般若波罗密多,专注思惟观修而「照见五蕴皆空」。《心经》主要内涵,是舍利弗与观自在菩萨有关空性的问答,佛出定后认可菩萨所说,欢喜赞叹,可见观自在菩萨所见的空性是最究竟的。 佛初转*轮时,说诸法无自性,有真实。但在《楞伽经》中又说无自性,其意为外在法有自相,内在法无自性。但在《般若经》中又说内外法皆无自性。这些都是佛所说的。为何有时说有自性,有时又说无自性,要如何判断呢?
事实上,佛经可分为了义和不了义两种,而对了义、不了义的解释又有二种:
第一种:
一、词面内容与实际内容符合者为了义;
二、词面内容与实际内容不符合者为不了义。
第二种:
一、所说内容为空性胜义谛为了义,例如说空性的经典是最究竟圆满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