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讲人格观后感选录(8)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论语》有一句话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一个人了解一种知识,这只叫知之者;比知之者高级的叫好之者,他有爱好、喜欢钻研、肯投入;比好之者更高级的叫乐知者,生命乐在其中,享受发现。所以有时我老是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么多,好累呀!因为我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能投入进去,写作业的时候,不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写作业中,当然觉得很累。
一种好的表达,有的时候,跟沟通的内容同样重要。为什么很多人在长大以后容易跟别人起冲突呢?就是因为在家里跟父母说习惯了。比如,我在学校下课跟同学玩的时候,老是脾气暴躁,说话有时不好听,所以很多同学在玩游戏的时候不加我的原因。
最后精彩内容请看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于丹人格教育读后感
(二)
李乐山说,要家长看一个片子,写一篇观后感,是于丹的“中小学人格教育”,网上搜到了,片子长度约2个小时,仔细的看了一篇,收获很大,感受如下:
人格教育与建立“正人生”
于丹以“精神补钙”为切入,分别从“寻找生命的快乐与尊严、唤醒内心的强大与力量、勇敢承担爱与责任、成就别样人生”四个环节,讲述中小学人格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于丹认为,学生要注意培养“工艺能力、挫折能力、职业能力”三大能力,目的就是构建一个人的“创造力、可能性和和谐人际关系”,从而成就一个能“发现世界”的自己。
我认为教育是“让孩子意识到我们是独一无二的领袖”,而“要做事先做人”,通过“正觉、正行为”构建个人的“正能量”人格,成就自己“正人生”。
自己动手——创造力从学会付出开始。为什么我们不快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好、乐,三个阶段,核心是乐,如何寻找到快乐?于丹认为从“控制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构建“让自己快乐的同时如何让他人也快乐”的人格魅力。孩子从学会自己动手开始,用创造力让被人幸福,这样的收获比付出更有意义。
一种好的表达,有的时候,跟沟通的内容同样重要。为什么很多人在长大以后容易跟别人起冲突呢?就是因为在家里跟父母说习惯了。比如,我在学校下课跟同学玩的时候,老是脾气暴躁,说话有时不好听,所以很多同学在玩游戏的时候不加我的原因。
最后精彩内容请看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于丹人格教育读后感
(二)
李乐山说,要家长看一个片子,写一篇观后感,是于丹的“中小学人格教育”,网上搜到了,片子长度约2个小时,仔细的看了一篇,收获很大,感受如下:
人格教育与建立“正人生”
于丹以“精神补钙”为切入,分别从“寻找生命的快乐与尊严、唤醒内心的强大与力量、勇敢承担爱与责任、成就别样人生”四个环节,讲述中小学人格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于丹认为,学生要注意培养“工艺能力、挫折能力、职业能力”三大能力,目的就是构建一个人的“创造力、可能性和和谐人际关系”,从而成就一个能“发现世界”的自己。
我认为教育是“让孩子意识到我们是独一无二的领袖”,而“要做事先做人”,通过“正觉、正行为”构建个人的“正能量”人格,成就自己“正人生”。
自己动手——创造力从学会付出开始。为什么我们不快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好、乐,三个阶段,核心是乐,如何寻找到快乐?于丹认为从“控制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构建“让自己快乐的同时如何让他人也快乐”的人格魅力。孩子从学会自己动手开始,用创造力让被人幸福,这样的收获比付出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