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南宋的观后感收集(6)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 篇3
樊树志先生的《国史十六讲》确实不错,脉络清晰的讲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的时代,很明显针对的对象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本科生或是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历史爱好者。唯大学者,方能放下身段,用浅显的文字,对普罗大众进行这样的知识普及,可惜现在的大学,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大学了。
樊先生的讲义非常精当,对于中国历史上一些令人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都做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当然,这是对于我们这些历史盲来说的)比如,对于建文帝的下落,晚明时期中国与国外的贸易关系,“全球化”始于元,发于明,盛于晚明等等的阐述,以及对于清初“大玉儿下嫁多尔衮”等流言的考证,都非常新颖而具有说服力。
当然,因为是讲义,不可能讲的太深太透,如果说中国历史是一条长江大河的话,樊先生的讲义,固然不是飞机航拍抑或卫星图片,最多也就是游轮在江面上一路而下,挑几个著名的美景指点下,然后就“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吧。对于此江此河的各处的水文状况等等,只能是泛泛而谈了。而且,最令人惋惜的是,樊先生的讲稿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的时常感觉到一些意犹未尽,一些欲言又止,一些题外之意。樊先生讲义的大纲,也未能脱去“主旋律思维”的影子。
最明显的就是只讲治世,不讲乱世;只谈正溯,不提余脉了。这正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地方,读史是为了明今,是为了更好的看清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而非钻旧纸堆,搞些杜甫究竟是冻死的还是吃冷肉噎死的这些话题。所以对于历史的评述中,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史学家能以其深邃而智慧的眼光,给我们指引。现在发生的一些事情究竟历史上面究竟有没有发生过,历史上这些事情的后果是什么,其来源、起因是什么,其结局又是怎么回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透古观今,而历史研究者要做的,当然少不了借古讽今了。
樊树志先生的《国史十六讲》确实不错,脉络清晰的讲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的时代,很明显针对的对象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本科生或是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历史爱好者。唯大学者,方能放下身段,用浅显的文字,对普罗大众进行这样的知识普及,可惜现在的大学,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大学了。
樊先生的讲义非常精当,对于中国历史上一些令人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都做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当然,这是对于我们这些历史盲来说的)比如,对于建文帝的下落,晚明时期中国与国外的贸易关系,“全球化”始于元,发于明,盛于晚明等等的阐述,以及对于清初“大玉儿下嫁多尔衮”等流言的考证,都非常新颖而具有说服力。
当然,因为是讲义,不可能讲的太深太透,如果说中国历史是一条长江大河的话,樊先生的讲义,固然不是飞机航拍抑或卫星图片,最多也就是游轮在江面上一路而下,挑几个著名的美景指点下,然后就“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吧。对于此江此河的各处的水文状况等等,只能是泛泛而谈了。而且,最令人惋惜的是,樊先生的讲稿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的时常感觉到一些意犹未尽,一些欲言又止,一些题外之意。樊先生讲义的大纲,也未能脱去“主旋律思维”的影子。
最明显的就是只讲治世,不讲乱世;只谈正溯,不提余脉了。这正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地方,读史是为了明今,是为了更好的看清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而非钻旧纸堆,搞些杜甫究竟是冻死的还是吃冷肉噎死的这些话题。所以对于历史的评述中,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史学家能以其深邃而智慧的眼光,给我们指引。现在发生的一些事情究竟历史上面究竟有没有发生过,历史上这些事情的后果是什么,其来源、起因是什么,其结局又是怎么回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透古观今,而历史研究者要做的,当然少不了借古讽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