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老子道德经三十三章观后感总汇(2)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答:33章是顺着32章下来的“朴”朴素的朴,静心寡欲即可。
老子前面说要知止知足,后面紧跟着又说要执著前行,这不仅不是一种矛盾,而且还是一种刻意的策划。老子的这种策划的立意藏在13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道德经三十三章观后感总汇76句


老子说让心灵、思想和灵魂不失去居所的人可以长久,这种解读角度则更为丰富。
常规的道家哲学思想角度的理解认为:心灵、思想和灵魂能有归宿,那么说明这个人是有思想的,是有信仰的,是会遵道而行事的,这种人势必能取得一些长足的发展,能走得久远一些。
另一种非常规的道教炼丹(道教练气就叫炼丹)养生角度的解读则认为:心灵、思想和灵魂能有个归宿的人,是会活得长久一些的`。
在这一点上,道家先祖黄帝所著的《黄帝内经》可以力证。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译文:使身体始终保持在心平气和的状态,并且使精神守在身体上,这样就把精神世界管理好了;精神和身体分离的话,精气就完了,那么人也差不多就要完了。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译文:一个人的精力,就像天空和太阳,如果把精力的住所弄丢了,那么就活不长乐,苟且活着也是萎靡不振的状态。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使精神向内守在身体上,那么疾病还会从哪里生出来呢?
总结一下黄帝内经的理念:黄帝反复强调不要把精神的家园弄丢了,这样方才可能长寿。
“死而不亡者,寿”。
33章最后的这一句,水太深了。
死亡之后,精神永存,永垂不朽,只是最浅白的理解角度。
如果从道教的角度来讲:死而不亡者寿,就是羽化了,就是成仙了,就是跳出了生死轮回的天地了,这是道教中人的终极奋斗目标,终极修炼目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