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918观后感集锦(6)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篇二】
国庆长假整整一周,总是要安排一些自己的"活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志明携夫人和女儿回家看望爸爸妈妈,从1日到5日,整整5天时间。他们很难得,我也很难得有机会跟他们聚一下了。十一前就说好了,在沈期间要吃顿饭。经过协调,我们、志明一家、志亮一家决定5日中午聚餐。在梅园城这个我常去的地方,简单要了几个菜,喝了几瓶啤酒。因为大家都认为健康第一,不要多喝酒,所以,菜吃了很多,酒没怎么喝,看看时间,只有2:00,距志明他们火车开车的时间还有3个多小时。干什么?这时候,甜甜吵着要看“九一八”。这可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大人们无不欣然接受。6个大人,带着2个孩子,高高兴兴地奔“九一八”纪念馆去了。在“九一八”纪念馆这个很熟悉的地方,几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感受。
休假的时候去九一八看看,已成为沈阳人的一种生活。一进纪念馆的大门,发现这里人不少,也有很多私家车。虽然说不上摩肩接踵,可有这么多的人自发地来到这里,还是出乎我的意外。这种意外随着我们步入馆区,越发深刻。在台历型的纪念碑前,人们都在认真瞻仰、议论。在已被推倒的日本人当年树立的纪念碑附近,又新增加了若干收集来的碑石,无一不记录着日本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这些碑石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议论、辨认其中的字迹。进入纪念馆大厅,凡是在这里的人们都肃穆沉静,缓缓地延着参观路线前进,在每一幅图片、实物的前面认真观看,不时听到唏嘘的感叹声。在这个自发组成的参观队伍里,虽然互不相识,其内心的感受、外在的表情却是一致的。显然,九一八那个令中国人耻辱的日子,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人、这里首先是沈阳人绝对不能忘却的日子。
日本入侵中国奴役中国人的历史绝对不能忘却。
孩子和老人占了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者的主体。在这里,孩子很多。这让我很个感慨。年轻的父亲母亲们,他们知道应该用什么东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能让我们的更小的一代忘记那段历史,要记住这段历史。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跟随家长从一个展区步入另一个展区,并细心地、认真地听着家长们给他们的讲解。带着孩子的家长们,有的人对那段历史很熟悉,对许多照片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展出的实物很熟悉,讲得有滋有味。也能感受到有的家长对历史了解得不多。但是,他们都很认真地向孩子们说这说那,庄严肃穆的氛围萦绕在整个纪念馆中。我们带来的两个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甜甜、只有三岁大的圆圆,都跟着大人认真的听、认真的看。能感受到他们的确对很多事情都不能理解,比如我们为什么抗日啊,怎么能把人头挂到城墙上啊,甚至对于当年的抗联战士为什么要住在雪地里啊,等等,都是他们难以理解的事。
国庆长假整整一周,总是要安排一些自己的"活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志明携夫人和女儿回家看望爸爸妈妈,从1日到5日,整整5天时间。他们很难得,我也很难得有机会跟他们聚一下了。十一前就说好了,在沈期间要吃顿饭。经过协调,我们、志明一家、志亮一家决定5日中午聚餐。在梅园城这个我常去的地方,简单要了几个菜,喝了几瓶啤酒。因为大家都认为健康第一,不要多喝酒,所以,菜吃了很多,酒没怎么喝,看看时间,只有2:00,距志明他们火车开车的时间还有3个多小时。干什么?这时候,甜甜吵着要看“九一八”。这可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大人们无不欣然接受。6个大人,带着2个孩子,高高兴兴地奔“九一八”纪念馆去了。在“九一八”纪念馆这个很熟悉的地方,几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感受。
休假的时候去九一八看看,已成为沈阳人的一种生活。一进纪念馆的大门,发现这里人不少,也有很多私家车。虽然说不上摩肩接踵,可有这么多的人自发地来到这里,还是出乎我的意外。这种意外随着我们步入馆区,越发深刻。在台历型的纪念碑前,人们都在认真瞻仰、议论。在已被推倒的日本人当年树立的纪念碑附近,又新增加了若干收集来的碑石,无一不记录着日本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这些碑石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议论、辨认其中的字迹。进入纪念馆大厅,凡是在这里的人们都肃穆沉静,缓缓地延着参观路线前进,在每一幅图片、实物的前面认真观看,不时听到唏嘘的感叹声。在这个自发组成的参观队伍里,虽然互不相识,其内心的感受、外在的表情却是一致的。显然,九一八那个令中国人耻辱的日子,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人、这里首先是沈阳人绝对不能忘却的日子。
日本入侵中国奴役中国人的历史绝对不能忘却。
孩子和老人占了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者的主体。在这里,孩子很多。这让我很个感慨。年轻的父亲母亲们,他们知道应该用什么东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能让我们的更小的一代忘记那段历史,要记住这段历史。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跟随家长从一个展区步入另一个展区,并细心地、认真地听着家长们给他们的讲解。带着孩子的家长们,有的人对那段历史很熟悉,对许多照片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展出的实物很熟悉,讲得有滋有味。也能感受到有的家长对历史了解得不多。但是,他们都很认真地向孩子们说这说那,庄严肃穆的氛围萦绕在整个纪念馆中。我们带来的两个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甜甜、只有三岁大的圆圆,都跟着大人认真的听、认真的看。能感受到他们的确对很多事情都不能理解,比如我们为什么抗日啊,怎么能把人头挂到城墙上啊,甚至对于当年的抗联战士为什么要住在雪地里啊,等等,都是他们难以理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