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水库建设纪录片观后感选录(5)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在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中,6000多名干部群众共同奋斗,形成的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淌水崖水库精神”,超越四十多年时空依然熠熠生辉。
为艺术地再现、诠释、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让其成为新时代可以触摸到的思想财富,临朐县委决定创新思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优良传统精神传承相结合,通过周姑戏来发扬淌水崖精神。
周姑戏,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2009年,临朐县周姑戏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由当地老百姓原创并传承下的剧种,传统剧目很多,比较流行的有《思春》、《金镯记》、《宝莲灯》等四十余出。
临朐是著名的小戏之乡,周姑子戏的主要唱腔是“周姑正调”。该唱腔原始古朴,优美动听,既能叙事又善抒情,唱腔极具山歌风味。原来的周姑戏传统是一波三折,缠绵悱恻,着重于塑造个人的恩怨情怀,鲜少有豪迈的风格,如何将一个传统老剧目演出荡气回肠的“淌水崖精神”,的确是个不小的难题。
接到这个任务的文化馆长李咏梅思忖再三,上门拜访老戏剧创作员尹文良。已经61岁的尹文良毕业于中国剧协戏剧函授班,戏剧创作经验丰富,曾经获过全国“群星奖”,其创作的周姑戏《一对迷》、《考女婿》多次获奖,并参加了省会演;《一对迷》还被选入人民文学社出版的《全国农村小戏集》。
尹文良老伴说,老尹的糖尿病,是受不了大累了,这两年身体真的不比原来了,李馆长,请您谅解。
李咏梅三次登门拜访,再三跟尹文良老师叙说淌水崖的故事。
当她讲到“那时没有热水,他们就‘喝趴水’,渴了,不论男女都是跪在河边用手捧水喝;煎饼干了,就用河水蘸着吃;没有地方住,他们就横七竖八地躺在河床上、坡地里,冬天就搭建小窝棚,一个窝棚里挤着七八个人,两三个人合盖一床被子,眼睛一闭上就鼾声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