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场观后感以三大点来总结汇集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一、内容简介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
二、人物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读书精神和文学素养对苏东坡影响很大,他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为他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嘉佑元年(1056年),21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