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衰微观后感汇集(18)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当然,王室的衰微仅仅是卿族夺取政权的大背景,而卿族政治的出现和原公族的内乱斗争才是卿族夺取政权的诱因。
晋国,作为春秋称霸时间最长,国力最为雄厚的诸侯国,自晋献公起,就出现了卿族政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卿族政治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不断增强,最终将晋君完全架空,出现了“三家分晋”的悲剧。相比于鲁国“三季之乱”和齐国“田氏代齐”,晋国的卿族政治又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本文将对晋国卿族政治的发展来分析三家分晋的必然性。
晋国卿族的壮大,总的来说是政权下移的体现,而晋国政权下移的根源,却是公族内斗和卿族政治出现的结果。
一、曲沃代翼及公族的衰败
晋国的公族的内斗很早就出现端倪。公元前785年晋穆侯死,其弟殇叔夺取了君位,首破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但四年后的公元前781年,晋穆侯太子仇杀殇叔夺回君位,称晋文侯。前745年,晋文侯逝世,公子伯继位,称为晋昭侯。
同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穆候之子,文候之弟成师,是为曲沃桓叔。这本是维系以“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为框架的宗法制度的正常举措。但将成师封在距离晋都翼很近,比翼更大的曲沃,却为之后的公族内乱埋下了隐患。
公元前739年潘父杀昭侯于晋都翼,成师妄图以小宗公族代大宗公室即位为君。受到大宗公室的武力反对,从此揭开曲沃代翼的序幕。自公元前745年—公
元前679年的67年间,姬仇一脉的大宗公室与姬成师一脉的小宗公族为夺取晋国政权长期征战。最后,桓叔之孙武公俘获晋哀侯,彻底掌握了晋国政权,称为晋武公。
曲沃代翼对晋国的最大破坏不是宗法制度的破坏,而是公族的衰落,按理说,无论是大宗还是小宗,只要是公族执掌政权,按宗法制原则应该维护公族政权的利益。但以小宗公族取代大宗公室的成师一脉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并未维护公族的利益,反而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根绝公族对公室的威胁。
晋国,作为春秋称霸时间最长,国力最为雄厚的诸侯国,自晋献公起,就出现了卿族政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卿族政治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不断增强,最终将晋君完全架空,出现了“三家分晋”的悲剧。相比于鲁国“三季之乱”和齐国“田氏代齐”,晋国的卿族政治又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本文将对晋国卿族政治的发展来分析三家分晋的必然性。
晋国卿族的壮大,总的来说是政权下移的体现,而晋国政权下移的根源,却是公族内斗和卿族政治出现的结果。
一、曲沃代翼及公族的衰败
晋国的公族的内斗很早就出现端倪。公元前785年晋穆侯死,其弟殇叔夺取了君位,首破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但四年后的公元前781年,晋穆侯太子仇杀殇叔夺回君位,称晋文侯。前745年,晋文侯逝世,公子伯继位,称为晋昭侯。
同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穆候之子,文候之弟成师,是为曲沃桓叔。这本是维系以“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为框架的宗法制度的正常举措。但将成师封在距离晋都翼很近,比翼更大的曲沃,却为之后的公族内乱埋下了隐患。
公元前739年潘父杀昭侯于晋都翼,成师妄图以小宗公族代大宗公室即位为君。受到大宗公室的武力反对,从此揭开曲沃代翼的序幕。自公元前745年—公
元前679年的67年间,姬仇一脉的大宗公室与姬成师一脉的小宗公族为夺取晋国政权长期征战。最后,桓叔之孙武公俘获晋哀侯,彻底掌握了晋国政权,称为晋武公。
曲沃代翼对晋国的最大破坏不是宗法制度的破坏,而是公族的衰落,按理说,无论是大宗还是小宗,只要是公族执掌政权,按宗法制原则应该维护公族政权的利益。但以小宗公族取代大宗公室的成师一脉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并未维护公族的利益,反而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根绝公族对公室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