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学优则仕观后感集锦(7)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一卷《儒林外史》,道尽了百年士林的风云雨雪,辛酸苦叹。
儒林外史的优秀读后感二
前些时候读完,今天又看到题目,“外史”还是很有说法的(当然,是自己想的说法)。
儒林外史,一直被当做讽刺小说,讽刺腐朽的科举制,讽刺当时同朽的文人,或者说“儒家的人”。儒家在历史上辉煌过,但也不断被黑。我的观点是董仲舒之后,真正的儒家在主流上基本消失,至于明清的理学,算不得儒家正统,而这些人也算不得什么儒家弟子,最多算读儒家片言碎语的人。本书中所写的,正是一群看着别人解读儒家经典的书,拾人牙慧而欣欣然不知所以的人,书中也多次明示暗示了这一点。
看这本书前半部分,能看到各种人性上的丑恶,而这种丑恶放在所谓的读书人身上更显其可恶。各种面上的冠冕堂皇,满口仁义道德,转头各种无耻下流,让人不忍直视。这些人是读过了各种所谓的“圣贤书”,也得承认他们的一些行为还是有儒家经典的影子在的,但也只止步于影子了。没有深厚的影响,各种做派、各种讲究,就变成了伪装,变成了华丽的借口,各种无耻也由此而生。这些人只是看过几本书的普通人,有些时候甚至远不如普通人的道德修养。
当然,这本书里也不是一片灰暗,自从看到杜少卿这个人之后,心情多少有所好转。此人算是个实实在在的人。自己知道礼义廉耻,也能罔顾别人的非议而行自己的仁义之道。虽然家业被败落了,但依然活得洒脱。他有缺点,但这个缺点是由于他做不到,并不可恨。在一片喧嚣之中,能有这一缕轻音,也算不错了。
这本书里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官员选拔方式、婚假风俗等等,也是个不错的收获。
不知道吴敬梓写书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考虑:这些人虽学儒家,但终究没有儒家应有的气度和道德情操,因此只能把这些叫做“外史”。他心中还是有着儒家正确的是非观的。我希望是。
儒林外史的优秀读后感二
前些时候读完,今天又看到题目,“外史”还是很有说法的(当然,是自己想的说法)。
儒林外史,一直被当做讽刺小说,讽刺腐朽的科举制,讽刺当时同朽的文人,或者说“儒家的人”。儒家在历史上辉煌过,但也不断被黑。我的观点是董仲舒之后,真正的儒家在主流上基本消失,至于明清的理学,算不得儒家正统,而这些人也算不得什么儒家弟子,最多算读儒家片言碎语的人。本书中所写的,正是一群看着别人解读儒家经典的书,拾人牙慧而欣欣然不知所以的人,书中也多次明示暗示了这一点。
看这本书前半部分,能看到各种人性上的丑恶,而这种丑恶放在所谓的读书人身上更显其可恶。各种面上的冠冕堂皇,满口仁义道德,转头各种无耻下流,让人不忍直视。这些人是读过了各种所谓的“圣贤书”,也得承认他们的一些行为还是有儒家经典的影子在的,但也只止步于影子了。没有深厚的影响,各种做派、各种讲究,就变成了伪装,变成了华丽的借口,各种无耻也由此而生。这些人只是看过几本书的普通人,有些时候甚至远不如普通人的道德修养。
当然,这本书里也不是一片灰暗,自从看到杜少卿这个人之后,心情多少有所好转。此人算是个实实在在的人。自己知道礼义廉耻,也能罔顾别人的非议而行自己的仁义之道。虽然家业被败落了,但依然活得洒脱。他有缺点,但这个缺点是由于他做不到,并不可恨。在一片喧嚣之中,能有这一缕轻音,也算不错了。
这本书里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官员选拔方式、婚假风俗等等,也是个不错的收获。
不知道吴敬梓写书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考虑:这些人虽学儒家,但终究没有儒家应有的气度和道德情操,因此只能把这些叫做“外史”。他心中还是有着儒家正确的是非观的。我希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