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企孙观后感论文精选(8)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1919年,志在拯救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周培源毫不犹豫地加入到游行请愿的队伍中,贴标语、喊口号,他始终冲在最前列。上海圣约翰附中也因此开除了他。
失去学籍的周培源并没有放弃,他回到宜兴乡下,躲进一座寺庙继续潜心读书。一天在浏览报纸时,他无意间看到清华学校在江苏省招考五名插班生的广告,
多年后谈及此事,周培源仍兴奋地说:“那则报上的招生广告只登了一天,而且是非常小的一条消息,居然被我看到。”就这样,周培源迈向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并与清华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清华读书期间,周培源学习成绩优异。他特别钟爱数理化,崇尚“科学救国”。在他进入清华的第一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得到科学验证,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报刊、杂志等介绍相对论的文章比比皆是,极大地震动了周培源年轻的心灵。于是他改变学工程学的初衷,决定学习物理。
1924年,周培源从清华大学毕业,当获准“庚款留美”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与许许多多“庚子赔款”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一样,他发愤读书,希望学得一技之长,报效祖国。他也正是凭这样的信念创造了一个奇迹:用了3年半时间,修完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1928年他获得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并因其学业与科研成果特别优异而获得该院最高荣誉奖,与赵忠尧、何增禄二人一起被该院院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密立根称之为“加利福尼亚中国三杰”。他的博士论文被当今自然科学史专家许良英评价为“起点高、难度大,说明他当年心志远大”。
周培源的女儿也曾经问他:“何以能3年半连拿三个学位?”周培源回答:“勤奋。别人夏天都休息时,我到处去选课,所以很快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
1929年,27岁的周培源回到祖国,受清华大学第一位校长罗家伦聘请,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物理教授。
科学巨匠
周培源的国际声誉,更多地源于他的科学研究。从1926年起直至1993年去世,周培源从事相对论研究的时间跨度长达近70年,从事湍流理论研究长达50多年,先后在这两个物理学基础理论中重大而困难的领域里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奠定了中国理论物理研究的基础。
失去学籍的周培源并没有放弃,他回到宜兴乡下,躲进一座寺庙继续潜心读书。一天在浏览报纸时,他无意间看到清华学校在江苏省招考五名插班生的广告,
多年后谈及此事,周培源仍兴奋地说:“那则报上的招生广告只登了一天,而且是非常小的一条消息,居然被我看到。”就这样,周培源迈向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并与清华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清华读书期间,周培源学习成绩优异。他特别钟爱数理化,崇尚“科学救国”。在他进入清华的第一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得到科学验证,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报刊、杂志等介绍相对论的文章比比皆是,极大地震动了周培源年轻的心灵。于是他改变学工程学的初衷,决定学习物理。
1924年,周培源从清华大学毕业,当获准“庚款留美”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与许许多多“庚子赔款”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一样,他发愤读书,希望学得一技之长,报效祖国。他也正是凭这样的信念创造了一个奇迹:用了3年半时间,修完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1928年他获得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并因其学业与科研成果特别优异而获得该院最高荣誉奖,与赵忠尧、何增禄二人一起被该院院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密立根称之为“加利福尼亚中国三杰”。他的博士论文被当今自然科学史专家许良英评价为“起点高、难度大,说明他当年心志远大”。
周培源的女儿也曾经问他:“何以能3年半连拿三个学位?”周培源回答:“勤奋。别人夏天都休息时,我到处去选课,所以很快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
1929年,27岁的周培源回到祖国,受清华大学第一位校长罗家伦聘请,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物理教授。
科学巨匠
周培源的国际声誉,更多地源于他的科学研究。从1926年起直至1993年去世,周培源从事相对论研究的时间跨度长达近70年,从事湍流理论研究长达50多年,先后在这两个物理学基础理论中重大而困难的领域里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奠定了中国理论物理研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