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齐物论观后感汇合(17)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生活中的圆满法》(巴蜀书社)这是冯老师以佛教禅宗的思想,针对现代社会和人生创作的一本普及型小册子。这本书的装帧非常简陋,如果是现在,在装帧上花一点心思设计一下,一定会是本畅销书。《信心铭》(南方日报出版社)《信心铭》是适合所有人看的书。不学佛的人,可以当作闲书看;初始禅宗的人,可以当作入门书来看;自认老参的人,不妨把他当作一面镜子,看看自己到底怎么样。
《信心铭》的受众极广,所以南京的明愿师兄、广州的立中师兄,都自备了很多本《信心铭》,专门用他来和人结缘。这本书最初叫做《漫谈〈信心铭〉》,是三祖《信心铭》的讲稿,后来不知为什么,直接叫做《信心铭》了。冯老师曾说:“《永嘉证道歌》是讲境界的,文字又美,内容又精彩,但里面很多话,不懂禅的人也可以拿来用,拿来显摆。《信心铭》不同,《信心铭》是讲功夫的,里面的话,拿出来没什么好显摆的,句句落到实处,都是教你如何用功。”《禅说庄子》(南方日报出版社)冯老师差不多将《庄子》三十三篇讲了一个遍。有些章节如《齐物论》,更是反反复复地讲。当然,“禅说庄子”的发明人还不是冯老师,之前就有憨山大师的《庄子内篇注》和奇儒方以智(出家后名为“药地”)《药地炮庄》,民国时期,章太炎用唯识注解《庄子·齐物论》,写出了《〈齐物论〉释》。
但以讲座的形式,反反复复禅解庄子的,冯老师还是第一人。
最初看到“庄子禅解”这个标题,我还觉得很突兀。但随着对《庄子》了解的深入,发现庄子和禅宗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从文献学上考量,禅宗的“禅”字,应该是最先出现在《庄子》的《山木》篇中,原文如下: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禅”,全称“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为什么从南北朝开始翻译佛经时,就要将Dhyana翻译为“禅”呢?一是音近,一是庄子所说的禅,也有造化运行变动无拘的意思在里面。也许正是因为这两个字有相通之处,才会用庄子的“禅”翻译佛经里的“Dhyana”这个词。当然,禅不是Dhyana这个梵文,也不是“禅”这个汉字,如果纠缠在文字上,那就成了文字禅,纠缠不清了。另外,如果你翻开《庄子》,讲其中一些对话摘出来,去掉说话者的名字,把这些话混在禅宗语录里,可以说是浑然一体,很难看出他们有什么区别。
《信心铭》的受众极广,所以南京的明愿师兄、广州的立中师兄,都自备了很多本《信心铭》,专门用他来和人结缘。这本书最初叫做《漫谈〈信心铭〉》,是三祖《信心铭》的讲稿,后来不知为什么,直接叫做《信心铭》了。冯老师曾说:“《永嘉证道歌》是讲境界的,文字又美,内容又精彩,但里面很多话,不懂禅的人也可以拿来用,拿来显摆。《信心铭》不同,《信心铭》是讲功夫的,里面的话,拿出来没什么好显摆的,句句落到实处,都是教你如何用功。”《禅说庄子》(南方日报出版社)冯老师差不多将《庄子》三十三篇讲了一个遍。有些章节如《齐物论》,更是反反复复地讲。当然,“禅说庄子”的发明人还不是冯老师,之前就有憨山大师的《庄子内篇注》和奇儒方以智(出家后名为“药地”)《药地炮庄》,民国时期,章太炎用唯识注解《庄子·齐物论》,写出了《〈齐物论〉释》。
但以讲座的形式,反反复复禅解庄子的,冯老师还是第一人。
最初看到“庄子禅解”这个标题,我还觉得很突兀。但随着对《庄子》了解的深入,发现庄子和禅宗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从文献学上考量,禅宗的“禅”字,应该是最先出现在《庄子》的《山木》篇中,原文如下: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禅”,全称“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为什么从南北朝开始翻译佛经时,就要将Dhyana翻译为“禅”呢?一是音近,一是庄子所说的禅,也有造化运行变动无拘的意思在里面。也许正是因为这两个字有相通之处,才会用庄子的“禅”翻译佛经里的“Dhyana”这个词。当然,禅不是Dhyana这个梵文,也不是“禅”这个汉字,如果纠缠在文字上,那就成了文字禅,纠缠不清了。另外,如果你翻开《庄子》,讲其中一些对话摘出来,去掉说话者的名字,把这些话混在禅宗语录里,可以说是浑然一体,很难看出他们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