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罗西尼39部歌剧观后感聚集(5)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大家都欢欢喜喜地祝贺他俩幸福,在喜气洋洋中闭幕。
从这部歌剧中看到一个患有梦游症的女子奇特的爱情经历,从订婚大喜到被误会、被诋毁的大悲,再到欢喜收场的大喜结尾;这部歌剧除了音乐本身,或许“梦游”这一个切入点更值得思考。《梦游女》之所以大获成功,我想并不只依赖于创作者独特的才华,它的题材也很有特色,在早年出版的脚本和总谱上,足以证明当时人们对梦游病关心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今天的想象。才使人们与这部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二、关于《梦游女》中“无意识”的暗喻剖析
“梦游”作为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在神权和宗教统治的时代,往往会被赋予“中魔”、“中邪”的定义,歌剧中人们最初把梦游的阿米娜称为“幽灵”,而我们展开19世纪初的历史画卷,正是欧洲工业化大进程的时代,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从而带来了社会意识的变革(冲破宗教对人的精神禁锢,以更科学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延伸了相关领域的探索(行为与心理的关系、人类生存价值的哲学思想等等)、引起了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自由平等思想);“梦游女”被成功的塑造为一个社会文化符号的指代,成为一种时代的复合精神象征。

罗西尼39部歌剧观后感聚集60条


歌剧中“梦游女”梦游时候,为什么走入了一个领主(封建社会中受封领地或采邑的封建主,占有大部分土地、牲畜和其他生产
第一,在当时资产阶级大规模崛起的同时,封建残留依然很严重,许多人内心深处的封建意识和封建等级制度依然处于“无意识”的趋附状态;“梦游女”在梦游状态下“睡在了领主的床上”,隐喻了封建领主对农奴人身的占有,但最终“梦游女”依然得到了自己的幸福,就是一种打破封建思维禁锢,寻求平等自由幸福的精神投射;
第二,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拿破仑及发动的战争横扫欧洲,促进了整个欧洲的资本主义进程,但欧洲封建顽固势力依然势大,部分妥协的新兴资产阶级,就如“梦游女”一样,在一种为“无意识”的封建思想影响下,得不到应有的自由和幸福,只有摆脱这一种“病态”,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梦游女”是一个时代下小人物命运的缩影,更是一个大环境中,对一个反封建新兴阶级形象的投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