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文明之旅孟子观后感汇编(31)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总之,品位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脉。但是,这中间的所有流程,都没有清晰路标。这一来,事情就麻烦了。
环顾四周,现在越来越多的“成功者”都想以文炫己,甚至以文训世,结果让人担忧。有些“儒商”为了营造“企业文化”,强制职工背诵古代那些文化等级很低的发蒙文言;有些电视人永远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早就应该退出公共记忆的文化残屑;有些当代“名士”更是染上了古代的“嗜痂之癖”,如鲁迅所言,把远年的红肿溃烂,赞之为“艳若桃花”。
【余秋雨《中国文脉》读后感】
阅读了《新华文摘》上一篇好文章,余秋雨的《中国文脉》。全文近三万字,一气呵成,粗线条
当年读到李泽厚十几万字的著作《美的历程》,感觉他能用哲学家的抽绎法把浩
我长久困惑于一种学术堆积:随着史的研究的深入细致,史著的容量和篇幅日益扩大,笔触则日益细腻发散具体而微,读者便日益身陷深山密林之中而迷失了道路与方位感,仰头不见天日,只见铺天盖地的阔叶针叶树冠藤萝、陡峭山径崖壁巨石。学术开辟为时代积累起巨量的丰厚与弘博,也给普通读者把握传统设置了无以数计的路栅道障。因此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把历史写薄。余秋雨的以往著述已经显现了他这方面的能力,这次试探再次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案例。
且看余秋雨的惊绝
然而,阅读过程中不断“惊艳”的快感,也时而被一些地方阻断。读余回思,令我排拒于心、梗阻于喉的,原来是作者在快意
于是,余秋雨一些设问和处理就成了非命题。如问:“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谁应领先?”文脉衍伸过程中,当然是谁的时代在前谁领先,时代在后者只能是加入进来,而不可能是在后者奠定文脉,在前者作补充。当然,由于老子和孔子同时代,他们只能是共同奠定文脉。至于他们在文化史上孰轻孰重,那是文脉之外的另一个价值判断命题,与文脉构成本身无关。事实上,老子和孔子既然有着不同的风格倾向,你完全可以让他们分领端庄厚重与斩截玄思不同散文体的文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