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观后感简短整理(4)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我在43岁的年纪上,已经能坦然接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已然能接受生死无常,能理解道法自然。如果不是有儿子,我都觉得出家与在家没什么区别,佛即我,我即佛。独独不能忍我儿子。
曾经有朋友跟我说,要是能与孩子和平相处,以礼相待,我们的人生修行就算完成了。你若跟我说你的孩子成绩不好,调皮捣蛋我会直接告诉你,在青春期以前都没搞过破坏的小孩,这辈子基本与破坏式创新无缘了。可到我自己的时候,孩子成绩考到80分以下我就会有紧迫感。家长们聚在一起,大多时候在互相传授更加折磨娃的方法。我儿子暑假要到了,我就想把孩子送出去,学这学那,生怕他在家呆的时间长了,把学习耽误了。
孩子们投胎的时候,如果知道父母残酷的真相,大概不会愿意投生为人吧?我们挤压孩子的幸福。“我们把我爹妈给我的紧张感,通通还给我的小孩!”
我们不是在与孩子相处,我们这一生,在有了孩子以后,是重新与我们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相处。当年的窘追、不如意、困顿、伤感和懊悔,我们希望总结成
爱浑身是缺点的孩子,也爱不完美的自己。这是“少年派”的意义。青春期,不是孩子的青春期,更是大人的回顾期。你只有在孩子气你,不可理喻的时候,你才会回想起自己,当年是多么的鲁莽无知,父母得靠多么大的定力,才能陪你走过这一路。你不结婚,你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夫妻之间是天地中最大的阴阳,既矛盾又统一,既想逃离又相互依存;你不生孩子,你就不能理解最深刻的爱在哪里,不能理解人这一生要经历三次分娩——一次是物理层面的脐带剪断,一次是心理层面的青春期剪断,而最后一次分娩,就是他们独立成人与你渐行渐远。
《少年派》中孩子要大了,自己在经历成长阵痛,父亲想让这种阵痛尽量来得慢一些。婚恋观要从小树立。我们生孩子,目的是有一天亲手把他打造成合格产品送上社会。我一直跟我儿子讲:“你以后会有老婆小孩,你现在就要学烧饭做菜照顾人,还要有挣钱的本事,不然将来老婆孩子怎么靠你?”他做得一手好菜,经常嘘寒问暖,主动做家务,不娇气。从小给他建立起一定会结婚的观念,将来的婚姻生活中,努力适应对方而不是挑剔对方。你自己孩子不是完美的,也需要人家闺女适应。这不是很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