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之道的观后感汇聚(11)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是指“大人”之学、君子之学。道是指自然、社会规律的大学问,是大智慧之学。这里的道还应该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明德是指人本身所潜在的、天生的良好德性。儒家对于人性的基本判断是主张人本性善的,所以,儒家学者普遍认为一个人天赋中本来就具足良好的品德。在这一点类似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观点,人人皆有佛性。亲民按照朱熹的说法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不仅要自明其德,还要推己及人,去帮助他人获得良好的品德,亲民还可以理解为友爱他人、亲近他人,这两种解释并无矛盾。止在这里是指达到目标,致善则是指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境界。
“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致善”被称为“大学”的三纲领。
这一个开头虽然只有不多的几个字,但其含义确是极其深刻和重要的,是《大学》的核心思想所在。
做人的学问和方法在于发现人的天性和本性,人的天性和本性就是符合天人合一的天道和地道。做人的正确道路不仅仅要自己做符合天地之道的人,还要帮助他人按照天地之道去生活和工作。做人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成为一个道德符合天地之道的人和一个自我完善之人。用道家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道法自然的人和一个清净无为的人。用佛学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摆脱贪、嗔、痴的人和一个彻底觉悟了的人。所以,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思想家在最根本的做人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具有一致性的。
学习经典的意义决不在于背诵,而在于运用经典中的思想指导人们的人生,使每个人都懂得珍惜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会虚度年华,更不会无知地堕入地域之中。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是指“大人”之学、君子之学。道是指自然、社会规律的大学问,是大智慧之学。这里的道还应该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明德是指人本身所潜在的、天生的良好德性。儒家对于人性的基本判断是主张人本性善的,所以,儒家学者普遍认为一个人天赋中本来就具足良好的品德。在这一点类似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观点,人人皆有佛性。亲民按照朱熹的说法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不仅要自明其德,还要推己及人,去帮助他人获得良好的品德,亲民还可以理解为友爱他人、亲近他人,这两种解释并无矛盾。止在这里是指达到目标,致善则是指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境界。
“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致善”被称为“大学”的三纲领。
这一个开头虽然只有不多的几个字,但其含义确是极其深刻和重要的,是《大学》的核心思想所在。
做人的学问和方法在于发现人的天性和本性,人的天性和本性就是符合天人合一的天道和地道。做人的正确道路不仅仅要自己做符合天地之道的人,还要帮助他人按照天地之道去生活和工作。做人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成为一个道德符合天地之道的人和一个自我完善之人。用道家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道法自然的人和一个清净无为的人。用佛学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摆脱贪、嗔、痴的人和一个彻底觉悟了的人。所以,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思想家在最根本的做人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具有一致性的。
学习经典的意义决不在于背诵,而在于运用经典中的思想指导人们的人生,使每个人都懂得珍惜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会虚度年华,更不会无知地堕入地域之中。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