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观后感总汇(29)
2022-05-25 来源:百合文库
据白岩松讲,1993年这部书一出版,就迅速在两岸三地的文化圈中流行起来,而且,它也是对白岩松人生第三个十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曾国藩》这本书从曾国藩在赴江西任主考官途中闻母去世而回乡奔丧开始写起,到曾国藩在黑雨滂沱中去世于两江总督府为止。几十年中,曾国藩经历着巨大的艰辛、耻辱和荣耀,从湘军草创的迷惘与荣宠,到后来官场的重重阻挠和战场的屡屡失利,从有条不紊的行军打仗和处理种种变故,再到后来攻克天京、入宫朝觐的莫大荣耀…
他的这一段人生,几乎是按照《周易》“初难知,二多誉,三多惊,四多惧,五有功”的顺序走过的,不同的是,在“飞龙在天”之后,他小心而谨慎,认认真真地裁撤湘军,避免走上“龙战于野”的惨烈境地。之后,又经历了使自己遭受巨大耻辱的天津
读之前是疑惑的,读书时是享受和思考的,读完后是沉重的。一本文笔、故事、内涵、真实性都极佳的历史小说,写出了一部传记所不能表达得当的意味。
“写历史小说就像是在刀尖上起舞。”唐浩明如是说。诚然,历史的真实性和小说的故事性,在某种层面上有着深刻的矛盾,但如果处理得当却能发挥各自的效力:既准确地阐述了历史,又能在故事中引人入胜,使人沉思。
这部书中虚构了两个人物——康福与康禄两兄弟,二人性格相似,侠肝义胆,古道热肠,又同样本领高强,但却走上了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道路——康福做了曾国藩的贴身护卫和亲信,康禄成为太平军的一位将领,到最后,康禄在天京保卫战中殉职,康福离开曾国藩归隐山林。
但两个虚构人物的加入并未减损全书的真实性(即使假定为真实人物,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反而成为这本书的一个剖面和作者对于这段历史及其主要人物反思的一个窗口。历史并没有严格的正确和错误之分,太平军建军初期的平等口号和民主作风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曾国藩振衰起疲、经邦济世的士大夫精神难道就有错?历史的矛盾和作者对它的反思,借两个虚构的人物含蓄地表达着。
《曾国藩》这本书从曾国藩在赴江西任主考官途中闻母去世而回乡奔丧开始写起,到曾国藩在黑雨滂沱中去世于两江总督府为止。几十年中,曾国藩经历着巨大的艰辛、耻辱和荣耀,从湘军草创的迷惘与荣宠,到后来官场的重重阻挠和战场的屡屡失利,从有条不紊的行军打仗和处理种种变故,再到后来攻克天京、入宫朝觐的莫大荣耀…
他的这一段人生,几乎是按照《周易》“初难知,二多誉,三多惊,四多惧,五有功”的顺序走过的,不同的是,在“飞龙在天”之后,他小心而谨慎,认认真真地裁撤湘军,避免走上“龙战于野”的惨烈境地。之后,又经历了使自己遭受巨大耻辱的天津
读之前是疑惑的,读书时是享受和思考的,读完后是沉重的。一本文笔、故事、内涵、真实性都极佳的历史小说,写出了一部传记所不能表达得当的意味。
“写历史小说就像是在刀尖上起舞。”唐浩明如是说。诚然,历史的真实性和小说的故事性,在某种层面上有着深刻的矛盾,但如果处理得当却能发挥各自的效力:既准确地阐述了历史,又能在故事中引人入胜,使人沉思。
这部书中虚构了两个人物——康福与康禄两兄弟,二人性格相似,侠肝义胆,古道热肠,又同样本领高强,但却走上了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道路——康福做了曾国藩的贴身护卫和亲信,康禄成为太平军的一位将领,到最后,康禄在天京保卫战中殉职,康福离开曾国藩归隐山林。
但两个虚构人物的加入并未减损全书的真实性(即使假定为真实人物,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反而成为这本书的一个剖面和作者对于这段历史及其主要人物反思的一个窗口。历史并没有严格的正确和错误之分,太平军建军初期的平等口号和民主作风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曾国藩振衰起疲、经邦济世的士大夫精神难道就有错?历史的矛盾和作者对它的反思,借两个虚构的人物含蓄地表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