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读后感英语汇总(17)
2022-05-29 来源:百合文库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9
这是一本关于衰老与死亡的书,让所有人恐惧的命题,这两者所带来的阴影同时也迫使人去思考终极的哲学问题:关于人生的意义、个人对于人生的期望、怎样取舍、怎样保留对于生命的控制。
即便在少年时期,衰老和死亡对于我们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无可避免地,我们几乎都经历过亲人离去的过程,有时候这过程甚至至为漫长,即便只是旁观,也能够隐约感受到那种痛苦。
在80岁之前,我外婆始终是整个家庭的掌控者,她独力支撑,一手带大了三个女儿,在女儿成人之前,她的收入就是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她也习惯于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即使成年之后,她也习惯于按自己的要求规范女儿们的行为,甚至包括晾衣服的方式、换衣服的频率、吃饭的坐姿等,最喜欢给孙辈们讲的是二十四孝里割肉求母的故事。后来衰老逐渐剥夺了她外出的能力、自己洗澡的能力,她对零食的热爱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也变成了一种经常无法被满足的任性要求。
后来每一次见她,我都更多地感受到她正在失去对生命的控制:她不能再到门卫那里参加每天下午两点的牌局;她不再出门,女儿们来选择用轮椅推她出门溜达的时机;她喜欢的甜食没能吃完就会被拿走;她后来用上了尿不湿,在每次弄脏床铺的时候都羞愧得像做错事的孩子……
而我的记忆里,还是70岁时拄着拐杖在厨房里指挥女儿们置办宴席的外婆,即便只是一次家宴,她也带出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那时候的她,眼睛里面是有光的。今年,96岁的她住进了医院,医生对于她超出正常指标数十倍的血样检测结果无能为力。住院一周以后我外婆坚决要求出院,她几乎近于哀求地不断催促我妈妈去问小姨,能不能让她回家去,躺在她自己的床上。小姨当着她的面点头,外婆才露出了她入院以来的第一个笑容,她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了下来,疲惫而宁静地躺在床上,像一个瞌睡的婴儿。
这是一本关于衰老与死亡的书,让所有人恐惧的命题,这两者所带来的阴影同时也迫使人去思考终极的哲学问题:关于人生的意义、个人对于人生的期望、怎样取舍、怎样保留对于生命的控制。
即便在少年时期,衰老和死亡对于我们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无可避免地,我们几乎都经历过亲人离去的过程,有时候这过程甚至至为漫长,即便只是旁观,也能够隐约感受到那种痛苦。
在80岁之前,我外婆始终是整个家庭的掌控者,她独力支撑,一手带大了三个女儿,在女儿成人之前,她的收入就是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她也习惯于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即使成年之后,她也习惯于按自己的要求规范女儿们的行为,甚至包括晾衣服的方式、换衣服的频率、吃饭的坐姿等,最喜欢给孙辈们讲的是二十四孝里割肉求母的故事。后来衰老逐渐剥夺了她外出的能力、自己洗澡的能力,她对零食的热爱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也变成了一种经常无法被满足的任性要求。
后来每一次见她,我都更多地感受到她正在失去对生命的控制:她不能再到门卫那里参加每天下午两点的牌局;她不再出门,女儿们来选择用轮椅推她出门溜达的时机;她喜欢的甜食没能吃完就会被拿走;她后来用上了尿不湿,在每次弄脏床铺的时候都羞愧得像做错事的孩子……
而我的记忆里,还是70岁时拄着拐杖在厨房里指挥女儿们置办宴席的外婆,即便只是一次家宴,她也带出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那时候的她,眼睛里面是有光的。今年,96岁的她住进了医院,医生对于她超出正常指标数十倍的血样检测结果无能为力。住院一周以后我外婆坚决要求出院,她几乎近于哀求地不断催促我妈妈去问小姨,能不能让她回家去,躺在她自己的床上。小姨当着她的面点头,外婆才露出了她入院以来的第一个笑容,她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了下来,疲惫而宁静地躺在床上,像一个瞌睡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