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读后感300选录(7)
2022-05-29 来源:百合文库
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齐桓晋文之事》注释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齐宣王:田氏,名辟疆,齐国国君,前年至前年在位。
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
仲尼:孔子的字。道:述说,谈论。儒家学派称道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不主张“霸道”,所以孟子这样说。
无以:不得已。以,同“已”,作止讲。王(wàng):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
保:安。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御:抵御,阻挡。
胡齕(hé):齐王的近臣。
之:往,到…去。
衅(xìn)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 衅,血祭。
觳(hú)觫(sù):恐惧颤抖的样子。
若:如此。就:接近,走向。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就。
易:交换。
识:知道。诸:“之乎”的合音。
是:代词,这种。足以王(wàng):足够用来王天下。
爱:爱惜,这里含有吝啬之意。
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诚:的确,确实。
褊(biǎn)小:土地狭小。
无异:莫怪,不要感到奇怪。于:对。
《齐桓晋文之事》注释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齐宣王:田氏,名辟疆,齐国国君,前年至前年在位。
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
仲尼:孔子的字。道:述说,谈论。儒家学派称道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不主张“霸道”,所以孟子这样说。
无以:不得已。以,同“已”,作止讲。王(wàng):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
保:安。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御:抵御,阻挡。
胡齕(hé):齐王的近臣。
之:往,到…去。
衅(xìn)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 衅,血祭。
觳(hú)觫(sù):恐惧颤抖的样子。
若:如此。就:接近,走向。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就。
易:交换。
识:知道。诸:“之乎”的合音。
是:代词,这种。足以王(wàng):足够用来王天下。
爱:爱惜,这里含有吝啬之意。
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诚:的确,确实。
褊(biǎn)小:土地狭小。
无异:莫怪,不要感到奇怪。于:对。